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鵝座S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鵝座SS
Remove ads

天鵝座SS是北天星座天鹅座中的一顆變星。它是路易莎·威爾斯在1896年發現的,她是哈佛大學天文台愛德華·皮克林指導下工作的一位計算員[7][8]。它是矮新星子類的原型,只顯示正常的爆發。 它通常每7或8周從12星等上升到8星等,持續1-2天。天鹅座SS偏北的赤緯(約44°N),使得它在歐洲和北美的緯度幾乎都是拱極星,因此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業餘天文學家都能够監測它的行為。此外,由於這顆恆星位於銀河系波段豐富的背景下,在望遠鏡視野中的天鹅座SS周圍包含了大量有用的,可以比較亮度的恆星。

事实速览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特性 ...
Thumb
天鹅座SS的爆發與安靜狀態。

天鵝座SS,像其它的激變變星一樣,由一組緊密的聯星系統組成。其中一顆是比太陽冷的紅矮星,另一顆是白矮星。研究表明,天鹅座SS系統中的恆星(從表面到表面)相距「僅」10萬英里或更靠近。這兩顆恆星的距離如此之近,以至於它們在略高於6+12小時內完成軌道公轉。經計算,該系統的傾角為45-56度,主星白矮星的質量為0.81太陽質量M),伴星紅矮星的質量為0.55M[5]

從天文學上講,天鹅座SS也相當接近地球。最初被認為在90到100光年之間[9];1952年,它的距離被修正為約400光年。在2007年,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資料表示距離約為540光年,然而這個值給矮新星理論帶來了困難[10];在2010-2012年期間,使用電波天體測量VLBI對其進行了檢查,得出114正負2秒差距(371.8正負6.5光年)的較小距離[6]。這個值更符合舊的值(≈400光年),它完全消除了更大的HST距離對矮新星理論造成的困難。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