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富內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富內線(日语:富内線/とみうちせん Tomiuchi sen */?)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勇拂郡鵡川町(現鵡川町、膽振支廳管內)的鵡川站至沙流郡日高町(日高支廳管內)的日高町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起初有與根室本線金山站連結的計劃,但是1984年起施行國鐵再建法獲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1986年11月1日全線廢除。
Remove ads
路線資料(廢除時)
运行形态
除部分列车以外,其它列车皆经由日高本線直通至苫小牧站。在废除前,全线共开行4对列车,包含行驶于苫小牧或鹉川 - 富内或振内的区间列车。
历史
为了开发沿线产出的铬矿、石炭和森林资源,北海道矿业铁道1922年建设了该线,并于1924年将社名改为北海道铁道(2代)。1943年,随着该公司在战时被国有化,该线成为国铁所属的富内线。
此时,由于沼之端 - 丰城区间和日高本線较为接近,因而被选为不要不急線休止(事实上废除),另外建设了丰城 - 鹉川站的新线,从而接入了日高本线。
在线路延伸至至富内后,虽然富内之后的工程仍然持续进行,但因战时的财政困难和富内 - 振内之间的日振隧道导致的工程困难(因蛇纹岩导致的膨胀性地质)建设延迟,富内 - 振内区间直到1958年才完工,而全線开通则要到1964年[2]。
鹉川 - 富内是改正铁道敷设法别表第134号规定的预定线“膽振國鹉川至石狩國金山铁道及Penkeororotsupunai附近分歧至石狩國登川铁道”的一部分。该线原本预定连接至根室本線的金山站以及夕張線的登川站,但该线的后半部分的一部被改为红叶山 - 占冠 - 金山(红叶山线)走向,其中一部分作为石勝線(新夕張站 - 占冠站)开业。该线直到富内为止的区间都沿鹉川建设,之后沿北海道道610号占冠穗别线,在清風山號志站同石勝線,经仁仁宇抵达占冠。占冠至金山则有國道237號连接。而在最初的计划中,富内之后的区间将继续沿鹉川北上至占冠,最终抵达金山[3]。
富内 - 日高町区间则是同法别表第142号之2规定的预定线“十勝國御影附近经日高國右左府至膽振國边富内铁道”的一部分,而剩余的区间则变更为新得 - 占冠 - 日高町(狩胜线)」,其中一部分作为石胜线(占冠站 - 上落合號志站)开业。而富内线在此区间则采用了自富内向南改变方向,在穿过隧道抵达幌毛志后,向东北方向前进,沿沙流川和国道237号到达日高町的走向。此外,如果继续沿国道237号前进,即会到达占冠。
- 1922年(大正11年)7月24日 作为北海道矿业铁道金山线开通沼之端 - 生鳖(后来的旭冈)区间,新设Ninaruka站、上厚真站、上鹉川站、萠别站、生鳖站[4]。
- 1923年(大正12年)
- 1924年(大正13年)
- 3月3日 北海道矿业铁道社名变更为北海道铁道。
- 1931年(昭和6年)5月31日 废除木金似站。
- 1943年(昭和18年)
- 1944年(昭和19年)2月25日 省营自动车千荣线(富内-千荣)开始货物运输营业[10]
- 1958年(昭和33年)11月15日 富内 - 振内 (12.9 km) 开通[11],新设幌毛志站、振内站。
- 1964年(昭和39年)11月5日 振内 - 日高町 (24.1 km) 开通,新设仁世宇站、岩知志站、日高岩内站、日高三冈站、日高町站。
- 1982年(昭和57年)11月15日 全线 (82.5 km) 货物营业废除[12]。
- 1984年(昭和59年)6月22日 被指定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线,批准废除。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 全线 (82.5 km) 废除[13],转换至道南巴士[14]。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 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
- 車站、公司、所在地等的名稱以廢除時為準。
- 括弧書的站名是1943年8月收買時改稱的車站舊稱
Remove ads
关联项目
- 早来站:北海道铁道金山线计划初期预定起点为早来站,而非沼之端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