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沼之端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沼之端站
Remove ads

沼之端站(日语:沼ノ端駅ぬまのはたえき Numanohata eki */?)是位於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隷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H17,大部份來往札幌的列車都將會由此轉入千歲線室蘭本線的電化區間,是連接道央與道南間的重要中樞站。本站主要停靠普通列車為主,特急列車方面,特急「北斗」並不停靠,但「鈴蘭」則為停車站。

事实速览 沼之端站, 日语名称 ...
事实速览 沼之端站, 日语名称 ...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現時站房

採用跨站式站房設計,於「沼之端驛通」(南口)及「沼之端鐵北通」(北口)各設有一個入口,地下為升降機出入口、樓梯及洗手間,2樓為自由聯絡通道及售票暨候車大堂。由於是無人站,因此通往月台的部份均採用開放式設計,每個閘口前均設有對應IC卡的出、入閘機(沒有柱子管或門片)、候車座椅及簡易式自動售票機,拍卡通過後,便可沿樓梯下達各月台。

舊站房

位於南口基旁,為以混凝土所建成的單層站房1座,內有售票大堂、售票窗口及商店,新站房啟用後,舊站房改為內部用途,原來的車站入口亦已被混凝土所封閉,只能利用舊的閘口出入建築物,但亦只限職員才能到達。

月台配置

設有島式月台側式月台各1個,共可提供2面3線的配置,其中側式月台有別於一般的車站,並不是靠近站舍,而是位處最外位置,是因應千歲線複線化時所增設的月台。島式及側式月台以非對稱「千鳥式」的佈局,月台之間和兩端出入口均以行人天橋連接。各月台均以配置電網,有效長度為6輛。而在側式月台及島式月台內側之間,另設有1條避用路軌,此避線則未有架設架空電纜,因此只限氣動客車或由氣動機頭所牽引的貨物列車可以使用。島式月台的長度為約140,有效長度為7輛;側式月台長度為160米,最長的有效長度為8輛,不過由於最長的列車編列都只是5輛,因此各月台末端通常都不供使用。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線 ...
Remove ads

歷史

  • 1898年2月1日:作為北海道炭礦鐵道的其中一站,開業。
  • 1906年10月1日:北海道炭礦鐵道國有化,成為鐵道省下的路線。
  • 1914年5月:本駅~植苗地域間舖設馬車軌道以運載木材、木炭等物品[2]
  • 1922年7月24日:北海道鑛業鐵道(即第2代北海道鐵道)金山線(後稱富內線)開業[1]
  • 1926年8月21日:北海道鐵道札幌線(即千歲線)開業[1]
  • 1943年:
  • 8月1日:第2代北海道鐵道因戰爭徵召而遭國有化[1]。千歲線[1]、及富内線撥歸日本國鐵豁下。車站擴建。
  • 11月1日:富內線本站~豐城站間休止(後來亦沒有復業,等同廢線)。
  • 1964年8月5日:舖設專為「廣島燃料興業」使用的専用線[3]
  • 1969年:
  • 9月25日:千歲線開始複線化[4]
  • 12月:站舎改建[3]
  • 1978年6月21日:包括本站站內的室蘭本線、千歲線電化工程正式展開[5]
  • 1980年:
  • 5月15日:貨物提取服務取消。
  • 10月1日:正式電化[5]
  • 1984年:
  • 2月1日:手提行李托運取消。
  • 4月1日:簡易委託化。
  • 10月1日:隨時間表改正時,特急「鈴蘭」停車[6]
  • 12月18日:自由通路完成[7][8]。舊站舍及跨線橋同日起停用。
  • 2008年10月25日:正式可使用Kitaca[1]
Remove ads

相鄰車站

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室蘭本線
特急「北斗
通過
特急「鈴蘭
苫小牧(H18) - 沼之端(H17) - 南千歲(H14)
普通
苫小牧(H18)-(貨)苫小牧貨物站日语苫小牧貨物駅沼之端(H17)遠淺
千歲線(苫小牧站-此站之間為室蘭本線)
苫小牧(H18)-(貨)苫小牧貨物站-沼之端(H17)植苗(H16)

曾經存在的路線

鐵道省(國有鐵道)
富內線
沼之端北松田

其他

  • 由本站起至室蘭本線的白老站、總長28.7km的路軌皆為直線路段,是全日本中最長的鐵路直線路段。

注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