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濱市

位於日本福井縣西南部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濱市
Remove ads

小濱市(日语:小浜市おばまし Obama shi */?)為位於日本福井縣西南部的城市。轄區南側位於丹波高地日语丹波高地,北部鄰小濱灣日语小浜湾,整個轄區大致位於南川日语南川北川日语北川多田川日语多田川這三條河川的流域內,這三條河川也在600公尺內的範圍中一同匯入小濱灣,主要市區即位於河口周邊的沖積平原上。

事实速览 小濱市 小浜市, 日文轉寫 ...

自古即是鯖魚等海產的集散地,過去曾大量的將本地的海產透過鯖街道送往南方約50公里處的京都,成為京都的主要海產供應來源。

由於“小濱”的日语发音为“おばま、Obama”,正好与美國第44任总统奥巴马Obama)的名字一样;2006年時任美国参议员的奧巴馬在拜訪日本時,正巧在成田国际机场遇到了一名來自小濱市的入境官員,在該名入境官員將此事告知小濱市政府並成為新聞後,小濱市內的政府官員及觀光協會便開始支持歐巴馬參加美國總統選舉,並以此作為城市宣傳。[2][3]

Remove ads

人口

Thumb
小濱市人口分布圖
小濱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小濱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紫色是小濱市
綠色是全国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小濱市人口變化
1970年 33,702人
1975年 33,890人
1980年 34,049人
1985年 34,011人
1990年 33,774人
1995年 33,496人
2000年 33,295人
2005年 32,182人
2010年 31,340人
2015年 29,670人
2020年 28,991人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日语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歷史

Thumb
19世紀中拍攝的小濱城
Thumb
小濱城廓圖

小濱市的轄區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若狹國,除沿海西部區域屬於大飯郡外,大部分區域都屬於遠敷郡;若狹國在11世紀後曾是京都的海產食物來源,因而被稱為御食國日语御食国,並在與京都之間建有鯖街道以將海產食物送往京都。

14世紀後開始由一色氏長期擔任若狹守護並支配此地,直到15世紀中被若狹武田氏取代,並在此建立後瀨山城日语後瀬山城;在織田信長崛起後,此地又隨著若狹國成為丹羽長秀的領地,之後又曾先後由淺野長政木下勝俊入主。江戶時代後成為京極高次的領地,並在此建立小濱城,也因此成為小濱藩,不過1634年後小濱藩改由酒井氏入主直到19世紀江戶時代結束。

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後改隸屬小濱縣,不過在隔年的第一次府縣整併中小濱縣整併至敦賀縣,但敦賀縣在1876年遭到廢除後,此地被併入滋賀縣,直到1881年才改隸屬新設立的福井縣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原本的小濱城下町設置為小濱町日语小浜町 (福井県),現在的小濱町轄區在當時還分屬周邊的雲濱村日语雲浜村西津村日语西津村內外海村日语内外海村松永村日语松永村宮川村日语宮川村 (福井県)國富村日语国富村 (福井県)遠敷村日语遠敷村今富村日语今富村 (福井県)口名田村日语口名田村中名田村日语中名田村加斗村日语加斗村共11個行政區劃。小濱町先在1935年將位於沿海北側的雲濱村、西津村併入,1951年再與內外海村、松永村、國富村、遠敷村、今富村、口名田村、中名田村合併為小濱市,1955年位於東側的宮川村及西側的加斗村再併入小濱市。[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關西電力曾計畫在轄內內外海半島日语内外海半島東側建興建小濱核能發電廠日语小浜原子力発電所,並獲得當時市長及市議會的支持;不過1969年起,小濱市開始提出反對意見,1972年在全市2萬4千有投票權資格的市民中,有1萬3千人參加連屬提出反對議案送入市議會,雖然市議會仍然投票否決了此連署案,但當時的市長浦谷音次郎決定接受市民的意見放棄核能電廠興建案。此後雖然在1975年市議會再度通過「發電設施的現場調查推進決議」,但旋即在市民反對活動下由市長浦谷音次郎再度否決。1984年接替浦谷音次郎上任的市長吹田安兵衛,在上任後表示將繼續推動小濱核電廠一案,造成其在1988年無法連任,此後小濱核能發電廠便被擱置至今。[4][5]

Remove ads

變遷表

更多信息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12年 ...

行政

歷任市長

更多信息 屆, 姓名 ...
Remove ads

交通

鐵路小濱線和高速公路舞鶴若狹自動車道接以東西向穿過轄內,並自主要市區南側通過;而規劃中的北陸新幹線預定也將自市區南側通過,並將會在東小濱車站附近設立新幹線車站。[8]

鐵路

公路

高速公路

觀光資源

Thumb
若狹彥神社
Thumb
小濱西組-濱通

由於若狹國自古為供應京城海產的地區因而被稱為御食國日语御食国,而作為若狹國中心的小濱便藉此宣傳當地的美食,在小濱港旁也建有御食國若狹小濱食文化館日语御食国若狭おばま食文化館

位於市區東南側山麓的若狹彥神社和若狹姬神社為若狹國一宮及二宮,傳說在此倒入「鵜之瀨」的水會在十天後從位於奈良市東大寺二月堂日语東大寺二月堂的「若狹井」中出現,因此每年三月二日在此會舉辦「御水送」的儀式,十天後的三月十二日,東大寺二月堂就會接著舉辦「御水取」的儀式。[9][10]

過去的小濱城雖然已在1871年遭到燒毀後拆除,但舊小濱城下町的區域仍有部分傳統建築被保存至今,其中被稱為「西組」的地區過去為商家町和茶家町,仍有許多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所建的傳統建築,此區域現在也以「小濱西組日语小浜西組」之名被列入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11]

由於若狹灣為沉水式海岸,小濱市的整個海岸線已在2007年被劃入若狹灣國定公園,位於內外海半島日语内外海半島東側的蘇洞門日语蘇洞門為一分布範圍達六公里的海蝕洞群,以「若狹蘇洞門」之名被列為國家名勝。[12]

姊妹、友好城市

日本

海外

参考资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