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帆锯鳐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帆锯鳐属(屬名:Onchopristis,意為「(牙齒)有倒鉤的鋸鰩」)是生存于白垩纪後期的大型淡水鰩[9],化石發現於北非、北美與紐西蘭。其外形與現生的鋸鰩科相近,吻部細長,牙齒著生於吻測,但兩者並非近親,且鋸鰩科的牙側光滑無凸起,而帆锯鳐的牙齒在似釉質冠(enameloid cap)以後的區域具有一至五個倒鉤[1][10]。
也有文献将其归入帆锯鳐科 (Onchopristidae Villalobos-Segura, Kriwet, Vullo, Stumpf, Ward, & Underwood, 2021[11])
Remove ads
下属物种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12]
- 努米底亞帆鋸鰩 Onchopristis numida Haug, 1905
- 鄧氏帆鋸鰩 Onchopristis dunklei McNulty & Slaughter, 1962
描述



吻突长约2.5米(8.2英尺),外部有带刺的牙齿。在两种帆锯鳐中,努米底亚帆锯鳐的每颗牙齿都有一个倒钩,但在邓氏帆锯鳐的每颗牙齿上有两到五个倒钩。[1]它们可以长到5-6米长。[13]
古生态学
和现代锯鳐一样,帆锯鳐的眼睛位于头顶,用于发现捕食者而不是猎物,它的嘴和鳃都在它的身体下侧。[14]它们的吻部很可能会有电感受器来检测它们下面的水中的食物,就像现代的鲨鱼一样。帆锯鳐可能会穿过河床寻找然后吃掉猎物。[14]
大众文化
帆锯鳐在《Jurassic World™:游戏》 中作为可收集角色登场。
在《恐龍星球》的電視節目中,帆鋸鰩被认为是棘龙的主要食物。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