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朗西维利安生物群
古生物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朗西維利安生物群是一群21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宏观结构,其性質具爭議性,部分學者認為可能是最早期多細胞生物或真核生物的化石結構。得名於其出土在位於加蓬的古元古代弗朗斯維爾B地层 ,該地層由黑页岩構成,以缺乏任何明显的变质作用而闻名。[1]这些化石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形式的证据。[1][2] 它们是由法國普瓦捷大学的法國裔摩洛哥地质学家阿卜杜拉扎克·艾爾·阿爾巴尼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的。虽然它们大都还没有被赋予正式的生物分类学位置,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2014年将它们非正式地统称为「加蓬生物群」。[3]

Remove ads
形态
弗朗斯維爾生物群的成員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展出的弗朗斯維爾生物群宏觀結構。
結構中的生物最大可达17公分,[4][5]具有独特的形态,有些呈現扁平的圆盘状,也有些具有細長的形状。其中心部位呈球狀至橢圓狀,並由放射狀構造所環繞。化石呈現出三維且协调的生长趨勢。[4]
艾爾·阿爾巴尼等人2014年较新的研究描述了具有不同形态的多种类型化石,有卷曲的管形,类似「珍珠串」的结构,最后形成一朵「花」。这与網柄菌綱的黏菌相似,形成多細胞集合體進行遷移的變形體。但由於网柱黏菌是陆生的,所以这些化石結構不太可能由网柱黏菌構成。已知的化石中,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帶狀藻屬与其最为接近。[1]
位置

这些发现来自弗朗斯維爾盆地的页岩,化石密度很高,每平方公尺可多达40个个体。据推测,这些生物应是在浅海底部群居。化石地点的地球化学表明它们生活在进积三角洲含氧水柱下的沉积物上,且可能进行有氧呼吸。[4]
解释
艾爾·阿爾巴尼及同事在描述这些化石时,将其尽量描述为可能与真核生物有亲缘关系的类菌毯生物,虽然与任何已知结构不同,但他们指出,其結構的复杂性和甾烷的存在暗示了它们的真核生物身份。在《自然》杂志同时发表的一片新闻报道中,布里斯托尔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利普·多納赫主张要称它们为真核生物还要待更多证据。
耶鲁大学阿道夫·塞拉赫持另一种观点,他认为这些化石根本就不是生物,而是黄铁矿留下的偽化石。[6] 艾爾·阿爾巴尼等(2014)明确反对塞拉赫的解释。黄铁矿化、轻度黄铁矿化和非黄铁矿化的痕迹都在结构中存在。样本中硫同位素比率的均匀分布说明这些结构皆形成于一次单一事件,与沉积發生在同一時間。在结晶缓慢的黄铁矿花中,同位素比率会在结构内变化。而对於类似花粉的结构,化学分析也表明「花粉」壁中含有有机物。[1]
命运
弗朗斯維爾生物群悄然消失了,在紧邻的上层黑页岩中也没有踪迹。艾爾·阿爾巴尼将此归结于灭绝。该生物群随大氧化事件而兴,而在氧气水平随著洛馬貢迪-賈圖利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下降时,生物群因海洋缺氧而灭绝。该生物群是已知最早的多细胞生物。[1]
參見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