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快足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快足龍屬(屬名:Podokesaurus,意為「有敏捷腳部的蜥蜴」),或譯包斗龍[1],是種小型肉食性恐龍,最初被認為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現在被認為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是已知最早生存於美國東部的恐龍之一[2]。快足龍是種小型、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約90公分,高度約45公分。快足龍被估計可以每小時14到19公里的速度奔跑,因此取名為快足龍。有些科學家假設快足龍與三疊紀的腔骨龍為近親[3]。
快足龍的唯一化石,是在1911年由蒙特霍利約克學院的地理學兼地質學教授Mignon Talbot與其同事在學校附近發現[4]。
快足龍的化石是一個保存狀態不佳、不完整的骨骸。化石證據顯示牠們可能不是獨立的屬,而其實是腔骨龍的一個種。快足龍身長1公尺,高度為0.3公尺,重量為4公斤。快足龍的化石在火災中遭到摧毀,目前只剩下位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化石鑄型[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