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尼察

乌克兰文尼察州文尼察市镇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尼察
Remove ads

文尼察[2]烏克蘭語Вінниця羅馬化Vinnytsia發音:[ˈwinːɪtsʲɐ] )是乌克兰中西部文尼察州文尼察區文尼察市镇乌克兰语Вінниц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的城市,为同名州的首府、同名区及同名市镇的行政中心,也是波多利亚地區的第一大城。位於南布格河畔,2025年人口為356,379人。

事实速览 文尼察 Вінниця, 國家 ...

文尼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它曾被立陶宛波蘭統治幾個世紀。 1653年至1667年,文尼察是哥薩克酋長國的軍團城市。1793年,割讓給俄羅斯帝國。 1930年代至1940年代初,這座城市曾是數場屠殺的發生地,先是史達林時期的大清洗,然後​​是烏克蘭猶太人大屠殺納粹佔領時期納粹大屠殺冷戰時期,文尼察附近曾有一個空軍基地。烏克蘭獨立後,文尼察正在發展成烏克蘭最舒適的城市之一[3]

Remove ads

历史

歷史從屬
立陶宛大公國 1363–1569

波蘭立陶宛聯邦 1569–1649
哥薩克酋長國 1649-1667
波蘭立陶宛聯邦 1667-1672
奧斯曼帝國 1672–1699
波蘭立陶宛聯邦 1699–1793
 俄罗斯帝国 1793–1917
俄羅斯共和國 1917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7–1918
 烏克蘭國 1918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8–1919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蘇維埃烏克蘭 1919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9–1920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蘇維埃烏克蘭 1920–1922
 苏联 1922–1941
 納粹德國 1941–1944 (被佔領)
 苏联 1944–1991

 乌克兰 1991–現今

早期歷史

14世紀以來,文尼察一直是重要的貿易和政治中心。當時,立陶宛公爵阿爾吉爾達斯的侄子費奧多爾·科里亞托維奇在南布格河畔建造了一座堡壘(1363年),以抵禦韃靼人的入侵。

15世紀,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雅蓋隆授予文尼察馬格德堡特權。 1566 年,它成為布拉茨瓦夫省的一部分。1569年至 1793年間,該鎮屬於波蘭。1648年,文尼察成為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領導的哥薩克起義中心。1667年之前,文尼察一直是哥薩克酋長國的一部分,1672-1699年期間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4]。在波蘭統治下,文尼察是一座王城。波蘭王室軍第一步兵團於1788年駐紮於文尼察,後來遷至彼得庫夫-特雷布納爾斯基[5]

近現代時期

第二次瓜分波蘭後,俄羅斯帝國吞併了文尼察及鄰近地區。俄羅斯政府採取行動,將羅馬天主教徒驅逐出境。城內的天主教堂,包括現今的主顯聖容主教座堂,都被改建成了俄羅斯東正教教堂。

根據1897年俄羅斯帝國人口普查,文尼察人口為30,563人。它是波多利亞地區繼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烏曼之後的第三大城市。 1871年鐵路建成後,文尼察的經濟和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城市建築師格里霍里·阿爾特諾夫(Hryhorii Artynov)建造了許多建築(水塔、劇院、教堂、旅館和豪宅),這些建築至今仍塑造著文尼察的城市形象。

烏克蘭獨立戰爭期間,文尼察曾於1917-1920年三度被選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所在地。1920年5月16日,烏克蘭和波蘭兩國元首西蒙·彼得留拉約瑟夫·畢蘇斯基在文尼察舉行會晤[6]

蘇聯時期,文尼察成為以產糖為主的工業城市,但在繁榮的陰影下,它經歷了1932-1933年的毀滅性人為飢荒烏克蘭大饑荒[7]

在1937-1938年大清洗期間,蘇聯秘密警察內務人民委員部在文尼察大規模處決了9,000至11,000人,亦即文尼察大屠杀[8]

第二次世界大戰

文尼察二戰前的猶太人口超過34,000人,其中約一半成功在德軍抵達前疏散到蘇聯更內部的地區[9]。德軍於 1941 年 7 月 19 日占領了文尼察,並在大屠殺中把仍留在當地的17,000名猶太人部幾乎全數殺害[9]。與那個時期有關的一張臭名昭著的照片是《文尼察最後的猶太人》。

阿道夫·希特勒將他的東部元首總部設在文尼察市郊的國防軍總部「狼人[10]內。該總部由俄羅斯戰俘於1941年至1942年間建造。其中許多戰俘後來被殺害[11]。希特勒的住所是一間圍繞私人庭院建造的小木屋,有自己的混凝土掩體[12]。該總部還包括約20座其他木屋、一座發電站、花園、水井、三座掩體、一個游泳池、鐵絲網和防禦陣地[13]

希特勒於1942年和1943年初在該總部待了數週[14]。由於它在1944年被納粹摧毀,該總部僅留下少數遺跡,一份報告將其描述為“一堆混凝土”[15]

蘇聯後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尼察成為蘇聯主要空軍基地的所在地,基地內設有機場、醫院、軍火庫和其他軍事設施。1960年至1990年代初,戰略火箭軍第43火箭集團軍的司令部駐紮在文尼察[16]

烏克蘭獨立後

烏克蘭空軍司令部自1992年起駐紮在文尼察。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該司令部於2022年3月25日遭到俄羅斯巡航飛彈嚴重破壞[17]

2022年7月14日,文尼察市中心遭到三枚俄羅斯巡航導彈攻擊。導彈擊中了當地的神經醫學診所和當時被用作音樂廳的軍官之家。攻擊造成27人[18]死亡(其中包括3名兒童),80人住院。第二天,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攻擊目標是烏克蘭高級軍官和外國軍工企業的代表[19][20]

2022年10月12日,飛行員瓦迪姆·沃羅什洛夫(Vadym Voroshylov,呼號:卡拉亞)在文尼察附近擊落了5架「沙赫德136」無人機。由於飛機受損,瓦迪姆在文尼察州彈射逃生,此前他已將戰鬥機移離城市。為此,他被授予烏克蘭英雄稱號[21]

2023年,文尼察市設立了歐盟代表處,成為第四個為歐洲區域委員會提供辦公空間的烏克蘭地方政府或組織[22]

Remove ads

地理

位置

文尼察位於乌克兰首都基辅西南方约260公里、港口城市敖德萨西北偏北429公里、利沃夫以東369公里處。是連接烏克蘭西部和南部的重要都市。

氣候

該城市屬於夏季溫暖濕潤的大陸性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fb)[23][24]

文尼察氣候的特色是夏季溫暖持久、濕潤充足,冬季相對較短。一月平均氣溫為-5.8°C(21.6°F),七月平均氣溫為18.3°C(64.9°F)。年平均降水量為638毫米(25吋)。

一年中約有6-9天會出現暴風雪,寒冷期有37-60天會出現霧,有3-5天會出現伴隨冰雹的雷暴。

更多信息 文尼察(1991–2020,極端值取自1900年至現今), 月份 ...

教育

Thumb
文尼察國立師範大學

文尼察市的教育機構包括:

  • 63所學前教育機構[27]。公立學前教育機構實施電子註冊制度;
  • 55所普通中等教育機構[28](44所公有製機構及11所私營機構)。
  • 8所國有專業(職業技術)教育機構;
  • 3個社區校外教育機構:
    • 文尼察市少年宮
    • 文尼察市兒童與青少年藝術與舞蹈教育中心「Barvinok」;
    • 課外教育中心「成功學校」。

文尼察有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

文尼察還有一座以當地著名歷史學家瓦倫丁·奧塔馬諾夫斯基(Valentyn Otamanovsky)命名的地區通用科學圖書館[31]

Remove ads

建築

Thumb
如勝多媒體噴泉[32]是烏克蘭唯一的多媒體噴泉,也是歐洲最大的浮動噴泉,建在文尼察市坎帕島(節慶島)附近的南布格河上。
  • 聖尼古拉斯教堂被認為是該市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746年;
  • 主顯聖容主教座堂,巴洛克建築,建於1758年,由義大利建築師保羅·豐塔納(Paolo Fontana)設計;
  • 聖母瑪利亞天使教堂,巴洛克建築,於1748-1761年落成時是嘉布遣會修道院;
  •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皮羅戈夫故居博物館和教堂,其遺體保存於此。博物館建於1866-1885年,1947年作為博物館向遊客開放[33]
  • 烏克蘭文學經典作家、「偉大的太陽崇拜者」米哈伊洛·柯秋賓斯基文學紀念博物館建於1860-1890年,1927年作為博物館向遊客開放[34]
  • 文尼察水塔,由城市主要建築師格里霍里·阿爾特諾夫於1912年建造;
  • 薩伏依酒店,建於1912—1913年;
  • 文尼察電視塔-世界上最高的拉線鋼管桅杆,建於1961年;
  • 南布格河新希臘天主教會,建於1993—1996年;
  •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堂,建於2000年;
  • 如勝多媒體噴泉建於 2011 年,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的浮動噴泉之一[35]。它是該市主要的多媒體景點。
Remove ads

交通

航空

文尼察國際機場位於文尼察東郊,曾提供前往地中海地區的包機服務。2022年3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證實該機場已被俄羅斯發射的8枚導彈擊中而完全炸毀[36]

鐵路

Thumb
文尼察車站

文尼察車站是文尼察市的主要火車站,隸屬於烏克蘭鐵路西南鐵路局。 2013年,它被評為烏克蘭十大火車站之一[37]。目前的文尼察車站站房建於1952年,是該站的第四代站房。之前的站房均已被摧毀[37]

文尼察是烏克蘭重要的鐵路樞紐,連接國內外鐵路。大多數途經烏克蘭的國際列車都會在文尼察停靠。例如,開往普熱梅希爾波蘭)以及來自索菲亞保加利亞)、基希訥烏摩爾多瓦)、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布達佩斯匈牙利)的列車都會經過文尼察[37] 。對烏克蘭國內而言,文尼察也是前往烏克蘭西部(利沃夫赫梅利尼茨基切爾諾夫策)、南部(敖德薩)以及烏克蘭中部(基輔)列車的重要運輸點。

電車

Thumb
文尼察電車

文尼察電車於1913年10月28日開始營運,曾於1920年2月至1921年11月27日,以及1944年3月至1945年6月停駛[38]。該系統主要連接文尼察車站和文尼察市區西部,目前由21.2公里長、軌距為1,000毫米的軌道組成,共有6條路線[38]。除了文尼察外,利沃夫日托米爾葉夫帕托里亞的電車系統亦使用相同的軌距。

文尼察的大部分電車是由瑞士蘇黎世公共交通營運商蘇黎世交通局(VBZ)捐贈的。21世紀初,VBZ將其1960年代的「Karpfen」和「Mirage」型電車捐贈給文尼察。2022年,VBZ再次捐贈35輛「Tram 2000」電車予文尼察。這些瑞士電車在文尼察營運期間保留了藍白相間的塗裝[39]

自2015年起,「文尼察運輸公司」開始以Tatra KT4SU車廂和VinLine無軌電車為基礎生產VinWay有軌電車。截至2025年,文尼察市將有10輛現代化電車和31輛無軌電車投入營運[40]

公車

文尼察市內設有中央汽車站[41]和西部汽車站[42][43]

當地名人

Thumb
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 2012

國際關係

姊妹城市

文尼察與下列城鎮締結為姊妹城市[44]

夥伴城市

文尼察亦與以下城鎮建立了夥伴關係[46]

當地相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