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知自動車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知自動車道(日语:高知自動車道/こうちじどうしゃどう Kōchi jidōshadō),是愛媛縣四國中央市川之江系統交流道至高知縣高岡郡四萬十町四萬十町中央交流道,總長118.8公里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動車國道)。略稱為高知道(日语:高知道/こうちどう Kōchidō)。

高速公路路線編號在川之江系統交流道 - 高知交流道間被編為 「E32」,高知交流道 - 四萬十町中央交流道間(包含須崎道路)則被編為「E56」[1]。
另外,自須崎東交流道至須崎西交流道為須崎道路,屬於高知自動車道的並行一般國道快速道路。
Remove ads
概要
法律上的正式路線名為四國橫斷自動車道。四國橫斷自動車道同時也是除了高知自動車道之外,德島自動車道(德島-鳴門系統交流道)、高松自動車道(鳴門系統交流道-川之江東系統交流道)、松山自動車道(大洲北只 - 西予宇和)等部分路段的正式路線名。目前有自四萬十町中央交流道往西延伸,經由四萬十市、南宇和郡愛南町等地區,並預計於宇和島市內與松山自動車道連接的計畫。
高知自動車道縱斷四國山地,擁有42座隧道(下行線39座)和92座橋,屬於山岳道路。川之江東系統交流道 - 南國交流道間約50公里的路段在上行線、下行線分別設了22座、19座的隧道。2008年7月31日,川之江東系統交流道 - 高知交流道全線4車道化工程即將完工之前,在縣境附近一座以暫定2車道方式通行的隧道因其內部照明亮度不足而使駕駛變得困難,引發死亡事故[2]。高知自動車道的起點數來的第一座隧道——法皇隧道,切過了日本最大的斷層「中央構造線」。
從須崎西交流道到四萬十町中央交流道為止是國土交通省以新直轄方式建設的路段,其為免費區間。因此,土佐停車區 - 須崎東交流道間在2007年7月時啟用須崎東收費站,而通車以來所使用的須崎東交流道收費站則被撤除。
高知自動車道把終點改到四万十町後,當地的四万十町商工会開展了「豬肉飯街道」推廣活動,期望提升當地知名度[3]。
Remove ads
交流道
- 交流道(IC)編號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該部分道路已經啟用。設施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路段未啟用或休止的設施。未開通路段的名稱為臨時名稱(黑潮佐賀IC、黑潮上川口IC、黑潮大方IC除外)。
- 智慧交流道(SIC)的背景色為■。
- 巴士站(BS),○/●為使用中,◆為停用中設施。無標示者為未設置巴士站。
- IC為交流道的簡寫,SIC為智慧交流道的簡寫,JCT為公路分岔點的簡寫,SA為服務區的簡寫,PA為停車區的簡寫,TB為公路收費站的簡寫,BS為巴士站的簡寫。
- 交流道編號自高松自動車道高松西IC起連續計算。
Remove ads
歷史
- 1987年10月8日:大豐交流道 - 南國交流道通車。
- 1991年12月20日:須崎東以西基本計畫決定
- 1992年1月30日:川之江系統交流道 - 大豐交流道通車,與高松自動車道、松山自動車道連接。
- 1998年3月20日:南國交流道 - 伊野交流道通車。
- 1996年12月27日:須崎西交流道 - 四萬十中央交流道間整備計画決定
- 2000年3月11日:川之江東系統交流道通車,與德島自動車道連接(四國8字路網完成)。
- 2002年9月16日:伊野交流道 - 須崎東交流道通車。
- 2005年4月12日:川之江東系統交流道 - 馬立停車區4車道化。
- 2005年4月23日:大豐交流道 - 南國交流道4車道化。
- 2005年10月1日:日本道路公團民營化,改由西日本高速公路管轄。
- 2007年7月31日:廢止須崎東收費站,改設須崎東主線收費站。
- 2008年7月31日:馬立停車區 - 大豐交流道及南國交流道 - 高知交流道4車道化[8]。
- 2009年12月18日:土佐智慧型交流道啟用。
- 2010年2月2日:高知交流道 - 須崎東主線收費站被指定為免費化社會實驗的對象区間。
- 2011年3月5日:須崎西交流道 - 中土佐交流道通車。
- 2011年6月20日:高知交流道 - 須崎東本線主線收費站間的免費化社會實驗結束。
- 2012年12月9日:中土佐交流道 - 四萬十町中央交流道通車[9]。
- 2016年10月14日:黑潮佐賀交流道 - 四萬十交流道間的原案發表。(總長約22公里)[10]
路線狀況
立川廣播第一局及第二局,設置KP:AM77.5~80.5,新宮交流道至大豐交流道間[14]。
地理
參考資料
相關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