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廳

台灣日本時代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廳
Remove ads

新竹廳(日语:新竹庁新竹廳しんちくちょう Shinchiku chō */?)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至大正9年(1920年)9月改制為新竹州前共轄有新埔樹杞林北埔頭份南庄苗栗大湖三叉河通霄等9個支廳,共包含41區6街291庄[1]

事实速览 新竹廳 しんちくちょう, 國家 ...

沿革

1901年11月11日,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辨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劃分台北縣為基隆、深坑、台北、新竹、桃園等五個廳級行政區,新竹廳下轄新埔、樹杞林、北埔、頭份、南庄等五支廳。同月26日,新竹廳設立1至22區[2]。1903年1月1日,新竹廳實施街庄整併[3] 。1904年3月9日,頭份支廳廢止並改為中港支廳[4];同年11月1日,22區整併為20區[5]。1905年9月1日,區名由數字改為地名[6]

明治42年(1909年)10月25日,台灣的行政區劃由原來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原苗栗廳大甲支廳併入台中廳,其餘地區併入新竹廳,轄區擴大後的新竹廳下轄北埔、樹杞林、新埔、中港、南庄、苗栗、後龍、通霄、三叉河、大湖等10個支廳,而「出礦坑庄」、「石圍墻庄」由三叉河支廳改隸苗栗支廳[7]。1912年12月1日,中港支廳廳舍遷到頭份庄,中港支廳亦改稱「頭份支廳」[8]。1913年7月29日,台中廳大甲支廳的「鯉魚潭庄」改隸三叉河支廳,並由苗栗三堡改為苗栗一堡[9]。1915年2月17日,後壠支廳併入苗栗支廳[10]

1920年10月1日,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新竹廳與桃園廳(三角湧支廳除外)合併為新竹州,原新竹廳的範圍設立新竹郡竹東郡竹南郡苗栗郡大湖郡

更多信息 堡名, 1897年6月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地圖

Thumb
1915年新竹廳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列表

更多信息 直轄/支廳, 支廳舍位置 ...
Remove ads

族群分佈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新竹廳人口中58,000人籍貫為福建、126,900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廣東省。)

更多信息 省份/居民(千人), 福建 58.0 ...


縣民組成以祖籍通行海陸腔客家話廣東省汕尾市轄下陸河縣全縣、海豐縣陸豐市兩縣之北部鄉鎮,河源市紫金縣東南部鄉鎮,梅州市五華縣南部鄉鎮,揭陽市揭西縣上砂鎮五雲鎮普寧市西半部鄉鎮、惠來縣西北部鄉鎮等客家人後裔為主。

四縣潮州籍客家人次之;舊泉州府福佬人後裔、漳州府福佬人後裔、潮州府潮州福佬人後裔、海陸豐福佬人後裔、外省人原住民族賽夏族、泰雅族為少數。

Remove ads

歷屆廳長

武藤針五郎高山仰三村三平家永泰吉郎小澤武憲里見義正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設施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