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无情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无情对,为对联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毫不相干事物但工整來表現幽默

說明

無情對也稱「諧對」[1]。無情聯被認為起源於唐宋之間,《全唐詩話》載溫庭筠以白頭翁和蒼耳子為對,或認為是最早的無情對,到清末時興盛[2]。 注意,無情對創作上採用借義相對的手法,以「字對工,意離遠」,以字面上對得愈工整,兩聯意思相離愈遠,愈顯妙趣[2]

无情对不是什么

  • 无情对不是错对,对仗、词性有误,但内容相关,则属于错误。内容不相关,则不属于对联。
  • 无情对不是口号,例如:“春风那个吹,一班输过谁?”这个本身不属于对联。但是,若口号上下联可以起到对仗,则属于无情对,且为妙对。
  • 无情对不是拼凑句,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属于拼凑句,不属于对联。但是,若拼凑句上下联可以起到对仗,则属于无情对,且为妙对。
  • 无情对不是无含义或常用称呼对联,例如:
    “123,456。”、“ABC,XYZ”(都是无意义字符)
    氯化铁硫酸铜。”(X化X、X酸X太常见)
    氯化钠山打根。”(前者可变项太多)
  • 无情对不是故意成对来骂人或捧人的话,另一联必须有实际含义。例如:“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此类讽刺,属于妙对。如若:“东方神起,西边鬼落。”出自2008年,百度贴吧骂战中,东方神起反对方之口。虽然逐字逐句相对,但因为后者仅为骂战生造词汇,故不能成为对联。
Remove ads

无情对常见模式

著名例子

範例:

此兩句載於徐珂的《清稗類鈔.詼諧類》,為張之洞在陶然亭宴客會友,他對回「果然一點不相干」。然後張之洞改以「陶然亭」為出句,李侍郎道:「若要無情,非閣下之姓名莫屬矣」,回以「张之洞」。[2]

陶然亭为北京一风景名胜,而张之洞则为清朝名臣,二者无关联,因为其属于妙对,所以在很多小说、影视作品中,常用于给故事人物起名。

範例

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受到時人譴責。蘇昆名丑楊鳴玉在「水漫金山」戲劇故意對穿黃色外褂上台的鱉精作諷刺,卻楊鳴玉因此事被害死。因此有人為楊鳴玉作此副輓聯。[2]

範例

相傳曾國藩常為愛妾洗腳,且曾國藩昔年殿試只考取「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遭到功名較高的幕僚譏諷。或傳是左宗棠與曾國藩互相調侃的故事,虽無法考究,但成为经典。

範例

作家木心在纽约讲述世界文学时,提及其少时所做对联。

範例

末文人何淡如(1820-1913)所作[1],上述三对均为传世经典。

範例

馮夢龍《古今譚概.談資部》第二十九之「隨口對」,載為明成祖與解縉所對。[2]

範例

1932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国文试卷中出此“孙行者”作無情對,若对“猪八戒”非正確。陈寅恪以對“胡适之”為答案,有学生对以“祖冲之”而令陈寅恪赞赏。[5]

範例

现役圣安东尼奥马刺法国籍球员,出生于2004年的维克托·文班亚马,因其身高修长,三分球投射精准,被球迷誉为“法国高炮”。恰巧,“”、“”都是融汇古今的学科,“”、“”都是人类生态系统,“亚”、“高”在无机化学均为表示价态的高低的用语,“马”、“炮”均为中国象棋的棋子。这句话在赞扬了维克托·文班亚马的同时,也鬼使神差地形成了一副对联。

範例

出自电视剧《家有儿女》,不是單純人名對人名,是“”、“”谐音“下”、“上”。在第一部第10集《角马的故事》剧情中,夏东海提及到自己朋友尚西山。

範例

“快取”、“缓存”分别为“Cache”的台湾翻译和中国大陆翻译。巧合的是,虽然一个是音译、一个是意译,但“缓”、“快”;“存”、“取”正好各自对应,并为反义词。

Remove ads

其他例子

Remove ads

註釋

错例

参见

參考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