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室町時代年號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室町時代年號列表
Remove ads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号(日语:年号ねんごう Nengō元号げんごう Gengō)為其纪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1]

Thumb
後小松天皇所改的年號「應永」是除一世一元制施行後所改的年號「明治」與「昭和」外使用時間最長的日本年號

平安时代中期(天德應和年間)起,改元之事均載於改元宸記中,而改元的程序也確立為先由大臣上奏年號勘文,然後天皇於選定會議中決定新年號。雖然自鎌倉時代起,日本的政治實權落入武家手中,然而武家政權一般不會干涉朝廷進行改元,直至江户时代幕府方開始插手改元事務[2]。《明德和約》締結後的首個室町时代年號「應永」使用時間達33年又9個月又22日[3],是除一世一元制施行後所改的年號「明治」(使用時間43年又9個月又8日)[4][5]與「昭和」(使用時間62年又14日)[6][7]外使用時間最長的日本年號[8]

以下列表僅收錄《明德和約》締結後室町時代(含戰國時代[註 1]啓用的日本年號,南北朝時代啓用的日本年號請分別參見日本南朝年號列表日本北朝年號列表。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维基文库的文本連結供參考(如有)。

Remove ads

列表

更多信息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
Remove ads

註釋

  1. 此處取1568年(永祿十一年)為室町時代的結束時間、安土桃山时代的開始時間。[9]
  2.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稱」。[10][3]
  3.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缺「有」字。[12][13]
  4.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誤作另一史書《後漢書》。[15][16]
  5.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通假字「魏魏」。[15][16]
  6.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朕寶三德」。[23][24]
  7. 《日本年號大觀》誤作「六年」。[33]
  8.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僅作《孟子》。[43][44]
  9.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修」。[46][44]
  10.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皆應受多福」。[46][44]
  11.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又」[46][44],其中前者在「又」字前多出「中」字[46],依後者推斷為返點[44]
  12. 後醍醐天皇的年號「元亨」也以此句為典故。[49]
  13.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僅作《易纬》。[52][53]
  14.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作「弘」,並在旁括註「施」。[52][53]
  15. 《日本大百科全書》與《日本年號大觀》均誤作政書通典》(又作《杜氏通典》)。[55][53]
  16. 仁孝天皇的年號「文政」也以此句為典故。[60]
  17. 《北齊書》實際文本未見此句。[6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