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石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石藩(日语:明石藩/あかしはん Akashi-han */?)是日本播磨國明石郡明石的藩[註 3],元和3年7月28日(1617年8月29日)創藩,寬永9年10月11日(1632年11月22日)一度廢藩,寬永10年4月9日(1633年5月16日)第二次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石高在高峰期是100,000石,藩廳是明石城,藩校是創建於明治2年的敬義館,人口在明治2年(1869年)時則是16,896戶76,004人。武家屋敷方面,明石松平家時期的江戶藩邸上屋敷位於愛宕下和半藏門外,中屋敷位於芝高輪和四谷大木戶,下屋敷位於大崎村、下高輪、目黑和芝高輪,藏屋敷和京屋敷則分別位於中之島西信町和毘沙門町[2][3][4][註 4]。
Remove ads
歷史
元和3年7月28日(1617年8月29日),小笠原忠真從信濃松本藩以100,000石入主明石,領地遍及播磨國明石郡、美囊郡、加東郡和加古郡。翌年,忠真奉江戶幕府將軍德川秀忠之命,並且得到岳父播磨姬路藩藩主本多忠政的援助下興建明石城,町割則相傳由宮本武藏負責。寬永7年(1630年),忠真又開拓了明石港。
寬永9年10月11日(1632年11月22日),忠真獲加增50,000石至豐前小倉藩,明石藩的領地一度變為幕府領,明石城由忠政三子本多忠義以及侄子本多政勝隔月輪流駐守。寬永10年4月9日(1633年5月16日),松平庸直從信濃松本藩獲加增20,000石,以70,000石入主明石。翌年,庸直死去,由其兄松平忠光之子繼位,即松平光重。寬永16年(1639年),光重轉封至美濃加納藩,取而代之明石改由大久保忠職從美濃加納藩入主[2]。
慶安2年7月4日(1649年8月11日),松平忠國從丹波篠山藩取代轉封至肥前唐津藩的忠職而入主明石,並且在任內的明曆元年(1655年)時開拓了松陰新田[註 5]。萬治2年2月20日(1659年4月11日),忠國死去,由其子松平信之繼位。信之在繼位後分知美囊郡內5,000石予其弟松平信重,明石藩的石高因此減少至65,000石。翌年,信之開拓了鳥羽新田[註 6]。延寶7年6月26日(1679年8月2日),信之獲加增15,000石,以80,000石入主大和郡山藩,相對地本多政利則從大和郡山藩以60,000石入主明石。天和2年2月22日,政利由於實施苛政以及管治不善(1682年3月30日),因此被江戶幕府減封至陸奧大久保藩10,000石[2]。
天和2年3月16日(4月23日),親藩大名松平直明從越前大野藩以60,000石入主明石。元祿14年10月25日(1701年11月24日),直明因病而讓位予其子松平直常。寶永元年4月和正德元年10月,直常先後奉幕府之命整修大和川以及在大磯款待朝鮮來聘使。享保2年(1717年)12月,江戶的明石藩邸毀於火災。享保4年(1719年),直常邀得梁田蛻巖擔任儒官,蛻巖在其宅邸創辦鄉學景德館[2]。
寬保3年2月20日(1743年3月15日),直常隱居,由其子松平直純繼位。寶曆14年5月10日(1764年6月9日),直純之子松平直泰繼位,天明4年10月10日(1784年11月22日)隱居,由其子松平直之繼位。天明6年4月14日(1786年5月11日),直之死去,同年6月由其弟松平直周繼位。寬政7年(1795年),直周奉幕府之命修理木曾川的堤壩,寬政12年(1800年)時又堵塞清水川,並且改建為寬政池。文化13年9月14日(1816年11月3日),直周隱居,由其子松平齊韶繼位,東二見、西二見、福里和二子改劃為武藏忍藩的領地[2][註 7]。
天保11年2月26日(1840年3月29日),將軍德川家齊之子作為齊韶的養子而繼位,即松平齊宣。天保13年8月8日(1842年9月12日),齊宣獲加增美囊郡和美作國吉野郡共20,000石至80,000石。天保15年6月2日(1844年7月16日),齊宜死去,改由齊韶之子松平慶憲繼位。嘉永6年(1853年),慶憲在黑船來航時駐守於品川,同年在明石沿岸興建砲台,其中舞子砲台由勝海舟設計,並且在文久3年(1863年)5月時獲將軍德川家茂前來視察。安政元年(1855年),慶憲在美國艦船來到日本時駐守於神奈川。文久3年7月,四條隆謌作為監察使向慶憲傳達攘夷的敕書,與此同時藩兵則誤將路經的長州藩艦船當成是外國艦船,並且作出砲擊。元治元年(1864年)4月,慶憲奉命駐守於朔平門。慶應元年(1865年)6月,明石藩參與了長州征討[2]。
鳥羽伏見之戰爆發後,明石藩雖然派兵支援幕府,不過未能趕及參戰,而在江戶則有部分藩士脫藩參加彰義隊。慶應4年正月22日(1868年2月15日),明石藩向山陽道鎮撫總督四條隆謌宣誓,並且在得到親戚越前福井藩藩主的松平慶永的調解下得救。同年2月24日(3月17日),明石藩奉命在大坂行幸前夕於丹波國方面戒備。翌日,明石藩與播磨赤穗藩奉命鎮壓在攝津國和播磨國舊幕府領爆發的一揆。6月22日(8月10日),明石藩作為新政府軍的一員參與北越戰爭。明治2年2月8日(1869年3月20日),慶憲隱居,由其子松平直致繼位。同年5月,榎本武揚等人投降,其六名黨羽由明石藩負責拘留。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9]。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Remove ads
領地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