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本乡昭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鄉昭由(本郷あきよし,Akiyoshi Hongo),是日本跨媒体制作《数码兽系列》[1]作品原案创作群的集體筆名,[2]沒有實際人物存在,类似製作委員会方式。[3]
由于在日本的著作权法中,這一類型並非個人名義作品,所以得不到法律承認。日本不少動畫制作公司都有類似的制作群,例如東映的“八手三郎”、东映动画的“東堂泉”、日昇的“矢立肇”、TBS系時代劇系列腳本“葉村彰子”、光荣的“澀澤光”、漫画合伙人“藤子不二雄”等。
版权方面,采用了拟人名称“本郷あきよし”(中文官方译为“本乡昭由”)。這個集體筆名是以万代(BANDAI)的「本鄉武一」(本郷武一)[4]、WiZ(ウィズ)的「横井昭裕」(横井あきひろ)[5]和万代的「堀村有由文」(堀村ありよしふみ)[6]名字的结合。
Remove ads
成员
本乡武一(本郷武一),万代(BANDAI)原玩具第一事业部部长,后升任董事;期间调任PRODUCTION REED代表董事社长;万代南梦宫集团旗下企业PLEX合并WiZ后,担任WiZ代表董事社长,现已退任。[4]
横井昭裕(横井あきひろ),原任职于万代,期间设立玩具企划公司WiZ且担任董事,后从万代退社并升任WiZ代表董事社长;万代南梦宫集团旗下企业PLEX合并WiZ后,现已退任。[5]
历史

数码宝贝系列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WiZ的原案企划,[7]1996年11月23日“拓麻歌子”发售。[8]1997年2月19日由WiZ和万代(BANDAI)共同申请商标,1997年6月26日以面向男孩的“战斗版拓麻歌子”携带机“数码怪兽”发售,1997年8月15日漫画《C'mon数码宝贝》刊载。1998年电子游戏作品向掌机、家机相继展开,漫画《数码宝贝大冒险V驯兽师01》连载。1999年数码宝贝卡片游戏发售,剧场版、TV动画和小说《数码宝贝大冒险》相继展开,在亚太和欧美等国际市场获得了巨大反响。此时,数码宝贝系列可谓进入了的黄金时期,动画系列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播映过,跨媒体制作战略成功展开的数码宝贝系列作为产品的地位突飞猛进。[9]
进入21世纪,携带机系列和数码宝贝卡片游戏在国际市场取得不俗的销量,电子游戏作品向街机、电脑和智能机相继展开。2000年至2002年,TV动画和剧场版《数码宝贝大冒险02》、《数码宝贝驯兽师之王》、《数码宝贝无限地带》陆续播映。2003年开始,漫画《数码宝贝编年史》、TV特别篇《数码宝贝X进化》、漫画《数码宝贝次世代》、TV动画和剧场版《数码宝贝拯救者》相继展开。2007年数码宝贝系列迎来10周年活动。[10]2009年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迎来10周年活动。[11]
2010年代开始,TV动画和漫画《数码宝贝合体战争》相继展开。2012年数码宝贝系列迎来15周年活动,游戏和漫画《数码宝贝世界 复元》系列相继展开。[12]2014年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迎来15周年活动,[13]游戏和漫画《数码宝贝物语 网络侦探》系列相继展开,剧场版《数码宝贝大冒险tri.》全6章陆续播映。[注 1]2016年TV动画和漫画《数码宝贝宇宙 应用怪兽》开辟了子系列。[14]2017年数码宝贝系列迎来20周年活动,[15]漫画和小说《数码宝贝编年史X》连载。2019年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迎来20周年活动,OVA《数码宝贝大冒险20周年 纪念故事》全5话陆续播映。[16]
2020年代开始,剧场版和小说《数码宝贝大冒险 最后的进化 绊》、TV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漫画《数码宝贝大冒险V驯兽师01 ~新的勇气~》、TV动画《数码宝贝幽灵游戏》、漫画《数码宝贝梦想者》相继展开,数码宝贝卡片游戏和生命手环系列在国际市场取得不俗的销量。[17]2022年数码宝贝系列迎来25周年活动,[18]小说《数码宝贝追寻者》、剧场版《数码宝贝大冒险02 起源》相继展开。2024年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迎来25周年活动,[19]《数码宝贝漫画》[注 2]系列连载,漫画和小说《数码宝贝界放者》、TV动画《數碼寶貝BEATBREAK》相继展开。[注 3]
Remove ads
译名
- 系列作品译名方面,总体上中国大陆和台灣官方翻譯為數碼寶貝,香港官方翻譯為數碼暴龍,目前民间通稱数码兽或全称数码怪兽,事实上最早出现的民间翻译即为数码怪兽,另外有时会见到电脑怪物、数字兽、数字怪兽等早期民间翻译。[20]
- 对于动画中数码生命体Digital Monster或Digimon的命名,大体上中国大陆和台灣官方翻譯為數碼寶貝或數碼獸,香港官方翻譯為數碼精靈、數碼暴龍、數碼獸;民间通称数码兽或全称数码怪兽。
- 对于漫画中数码生命体Digital Monster或Digimon的命名,大体上中国大陆和台灣官方翻譯為數碼寶貝,香港官方翻譯為數碼暴龍或暴龍,民间通称数码兽或全称数码怪兽。
- 对于电子游戏中数码生命体Digital Monster或Digimon的命名,大体上中国大陆和台灣官方翻譯為數碼寶貝,香港官方翻譯為數碼精靈,民间通称数码兽或全称数码怪兽。
- 液晶玩具译名随着系列的更新换代有不同的译名,对于Digital Monster,中国大陆和香港官方翻译为暴龍機或數碼暴龍機,台灣官方翻译为怪兽对打机,民间通称携带机或数码怪兽;对于动画和漫画作品中的Digivice,中国大陆官方翻译为暴龍機、數碼暴龍機、數碼寶貝機、神聖計劃,香港官方翻译为暴龍機、數碼暴龍機、數碼配章、數碼器,台灣官方翻译为暴龍機、寶貝機、神聖計劃,民间通称数码器。
- 对于Appmon,中国大陆官方翻译为应用兽,香港官方翻譯為程式獸,台灣官方翻譯為APP獸;[21]对于Appli Monster,中国大陆官方翻译为应用怪兽,香港官方翻譯為程式精靈,台灣官方翻譯為APP怪獸。[22]
Remove ads
参见
註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