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燮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燮元(1566年10月26日—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賞,字懋和,號恒岳[2],一號石芝[3],行明二十一,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仕至兵部尚書貴州總督。
Remove ads
生平
萬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鄉試舉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進士[4][5]。大理寺觀政。八月任大理寺右评事,二十三年升右寺副,山西恤刑,二十四年轉左,二十五年任苏州知府,二十九年升四川按察司副使。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矿税使太监孙隆在苏州横征暴敛,激起以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群起抗暴。时朱燮元已升川南道以“兵以御外寇者”为由反对武力镇压,采取劝谕解散。葛成挺身投案,要求免及他人。朱燮元又竭力说服上级,不仅免去葛成的死刑,而且不旁及一人[6],本年調廣東提學副使,三十三年升右參政。
万历三十五年(1606年)朱燮元以父母年高,告病弃官归里,直到萬曆四十四年(1615年)才起任陕西按察使。万历四十六年(1617年)转四川右布政使,四十八年升本省左布政使。
天启元年(1621年)奢安之亂,奢崇明、安邦彦反,朱燮元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二年加升兵部右侍郎,本年升左侍郎,总督四川及湖广荆、岳、郧、襄、陕西汉中五府军务兼巡撫四川。朱燮元坚守成都百余日,以石砲破呂公车[7],又令秦良玉率白桿兵等收复重庆、永宁。天启三年加升右都御史,四年加兵部尚书,六年丁憂歸。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安邦彦、奢崇明合兵十万进犯赤水、永宁,朱燮元服闋起復,总督贵州、云南、广西军务,移镇遵义。诱敌深入,又派奇兵“绕其后,急击之,贼大惊溃”[8],杀奢崇明、安邦彦。又招抚流亡,修路筑驿,广开屯田,西南遂安。朱燮元为之进少保,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后加少师、左柱国。
Remove ads
軼事
明史記載朱燮元在陕西遇到一位老人傳授他「風角、占候、遁甲諸術」,臨走時老人叮囑他:「幸自愛,他日西南有事,公當之矣」[9]。
朱燮元膀大腰圓,重達四百斤,飲食皆異於常人[10]。
著作
著《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家族
曾祖朱箎,嘉靖丙戌進士,江西道御史。祖父朱以京,经历。父朱褧,生员。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