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守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守禮(672年—741年),章懷太子李賢之次子,母为张良娣,唐朝宗室官员

事实速览 李守禮, 名 ...

生平

本名光仁。永淳二年(683年),李贤获罪被废流放巴州,李光仁等家人随行。李贤母武太后把持朝政后,杀李贤。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召回长安,李光仁改名守禮,进封嗣雍王,官封太子洗馬。武太后称帝后,将李守礼与其兄李光顺、弟李守义、姐妹长信县主都赐姓武。因为李贤得罪武太后,李守礼及其兄弟姐妹都被幽禁,與叔叔睿宗父子等人一同關在宮中長達十餘年。李光顺被杀,李守义早死,长信县主不知所踪。直到睿宗改封為相王時,受准許出宮居住,守禮才得以與睿宗的兒子們一同住在宮外,改司议郎中。[1]

中宗復位後,封守禮為嗣雍王,拜光祿卿。707年,封守禮之女為金城公主,許嫁吐蕃赤德祖贊。710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出嫁,同年睿宗即位,依照中宗的遺詔,改封守禮為邠王,兼檢校左金吾衛大將軍,出為幽州刺史,遙兼單于大都護,遷司空。開元初年,累官為州刺史。[2]當時寧王李憲、申王李撝、岐王李範、薛王李業與守禮一起受封為刺史,皆選擇幕僚以維持綱紀。守禮手下有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禮等官員督導他,但他自己卻只顧著打獵、宴飲、遊玩,沉溺於歌舞伎樂。守禮有次在農忙之時要出去打獵,家奴羅列在側,潘好禮便攔路進諫,守禮不理,潘好禮遂下馬躺在馬前,指責守禮,這才使他慚愧而還。721年以後,在玄宗徵召下,回到京城。[3]

守禮以旁系的身份做為親王,才識猥瑣低劣,遠遠不及李范與李業。又多寵妾,子女竟然多達六十多人,聲望低落。面對這種情景,守禮卻仍處之泰然,高歌擊鼓。他上街時,常常帶著相當龐大的現金,有人勸他:“王爺您年紀越來越大了,妻小也很多,用錢要愛惜啊。”面對這些勸他的人,守禮說:“我身為皇帝的兄長,死了還怕沒人葬我嗎?”[4][5]

當時親王們常常開宴會,互相聊天歡樂。有時雖然天氣陰暗,但守禮告訴眾人:“快要放晴了。”不久果然放晴。有時一連十天都處在酷熱中,守禮說:“要下雨了。”果然下起一陣及時大雨。李範將這件事稟報玄宗說:“邠哥對天候很有研究。”玄宗問起原因,守禮說:“臣沒有研究,這件事也別無所他。想當年天后掌政時,章懷太子有罪,臣被幽禁在宮中長達十幾年,每年都被杖擊好幾回,背上结了厚厚的瘢痕。現在只要快下雨時,臣的背脊就會感到沉悶;快放晴時,背脊則感到輕健。臣是因為這樣才能預知晴雨,並不是因為有研究的關係。”此話說完,涕泗沾襟,玄宗也為此相當感傷。[6]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守禮過世,追贈為太尉[7]

Remove ads

家庭

妻妾

  • 妃冯氏,可能为李承宁母[8]
  • 某妾,生李承宏
  • 细人高淑嬐,十八岁归于李守礼,生李承宽[9]
  • 富春孙氏,生李承寏

后代

  • 广武郡王李承宏
  • 秘书少监李承骞
  • 嗣邠王李承宁
    • 李洪,幼子,蓟州司仓参军
  • 敦煌郡王李承寀
  • 仪王司马李承宥
  • 梁王谘议参军李承寰
  • 梁王谘议参军李承寔
  • 丰王友李承实
  • 丰王友李承寤
  • 信王谘议参军李承賨
  • 信王谘议参军李承㝔
  • 延王友李承㝣
  • 延王友李承容
  • 荣王谘议参军李承突
  • 荣王谘议参军李承煙
  • 永王友李承㝏
  • 永王友李承寪
  • 济王谘议参军李承寯
  • 济王谘议参军、通王府长史李承寏[10]
    • 李守柔,李承寏长女,嫁大鸿胪主簿安定程某。[10]
  • 通王府长史李承庆
  • 李承宽
  • 华亭县主,第二女[11]
  • 金城公主
  • 建宁县主,嫁颍川郡长史兼防御副使庞坚
  • 有一孙为安邑县报国寺开法大德泛舟禅师。
  • 李肇,朝请郎、行陕州安邑县尉,即李守柔之堂侄,不明所出。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書·卷081》,出自《新唐書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