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淑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淑妃(14世纪不迟于1369年—1398年7月1日),明太祖朱元璋妃,寿州霍丘县人。父李傑

生平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身为广武卫指挥的父亲李杰随军北征,卒于战场[1]:105。李氏的嫡母(生母)为茆氏(或茅氏),兄弟李谅、李忠[1]:107

李氏的出生年份、入宫时间不详。洪武十七年(1384年),马皇后喪期結束[2]。冬十月丙寅,57歲的皇帝朱元璋“乃卜诸功臣之家惟尔李氏最贞”,故册封李氏为淑妃[3],“攝六宮事”掌管後宮[2]

当代学者朱希祖依据,其父李杰逝世于洪武元年,朱元璋“纳孙妃年十八例之”,推测洪武十七年时,李淑妃“其年亦不过十八”[4]:31。有研究者根据册文“乃卜诸功臣之家”的字句,认为李氏是在入宫后立被册立为妃,并越过朱元璋早年册立的诸妃(胡充妃郭惠妃達定妃胡順妃郭宁妃),取得类似皇后的地位。没有史料记载李淑妃越过朱元璋诸妃的原因。后世野史记,朱元璋曾残杀胡充妃、達定妃[5]:36。故有研究者推测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尽屠诸妃”,并在同年册立李淑妃[4]:30—31。而根据史料,诸妃中,仅能推定胡順妃一人死于洪武十七年的宫变。故无定论[5]:36

现存史料中,有《椒宮舊事》记述李淑妃宫廷生活的细节[4]:31,她“性不愛酒,上為造‘引口醪’,每宴飲,特設以供妃”[6]

Remove ads

被迫自殺

明史·后妃传》称,册封为淑妃不久,李淑妃即逝世,後宮交由郭寧妃掌管[2]。《胜朝彤史拾遗记》记,郭宁妃在马皇后逝世后摄六宫事,称皇宁妃,李淑妃亦“进为皇淑妃,摄六宫事”[7]

解缙所撰《天潢玉牒》则记,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1398年6月24日)逝世,安葬于孝陵后。李淑妃于闰五月十六日自殺殉葬[8]。当代研究者“结合李杰墓神道碑、李杰追封先代碑及相关史料的记载”,以及其兄弟李谅、李忠的升迁,父祖的追赠,“可证李淑妃直至洪武末季依然健在并‘摄六宫事’[1]:105郭宁妃当是在马皇后逝世后“摄六宫事”,李淑妃在其后“摄六宫事”[4]:31。李杰墓于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二十日终获臻于公侯秩级的规制,当与李淑妃殉葬孝陵有关”[1]:105

罪惟錄》中,李賢妃與李淑妃事跡混淆。又記洪武三十一年時,李淑妃和甕妃是朱元璋賜上吊殉葬並非出於自願[9]

是否为朱标生母

关于朱元璋四子朱棣生母争议中,明朝自成祖以後,於太常寺祭祀朱元璋諸妻時,將李淑妃當作朱元璋長子朱標等首三位出生兒子生母受祭。据《南京太常寺志》记载[10]:62,李淑妃是朱元璋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的生母。但李淑妃不可能是明太祖長子朱標的生母,因為朱標出生於至正十五年(1355年),李傑神道碑记“丙申之岁(1356年),[李傑]渡江来属,上[朱元璋]悦,使隶属大将军[徐達]麾下”[1]:107。時李傑二十六歲。同时,《南京太常寺志》下文中,“左二位皇妃,生楚王”等十王,实际上,楚王朱楨等十王的生母为七人。

注释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