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帝心杜順

中國僧人,華嚴宗初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帝心杜順
Remove ads

帝心杜順(557年—640年)[1]法號法順,俗姓,人稱杜順雍州萬年縣杜陵(今屬西安市)人,唐朝高僧,華嚴宗初祖。唐太宗帝心,常被尊稱為帝心尊者,故稱帝心杜順[1]晚年隱棲終南山(河南)東驪山,貞觀十四年(640)示寂南郊義善寺,享年八十有四。葬於樊川北原長安華嚴寺[2]

事实速览 帝心杜順, 出生 ...

生平

孩童時期

陳武帝永定元年誕生於雍州萬年(陝西),杜順在孩提時,就非常能言善道,常在家宅後的墳塚上為大眾說法,凡聽聞者無有不信服的,並由杜順的說法中得到不少啟示。後來杜順常常說法的地方就被稱之為「說法塚」。[3]

出家時期

杜順十八歲時出家,拜因聖寺的道珍禪師為師。後住於終南山,宣揚華嚴教綱。其為人剛毅清正,多貶抑浮詞,彰顯正理,時人喜祀神樹鬼廟犧牲祭祀,耗費金錢無數,杜順如見,必召集鄉民,講述佛法而焚除之,或改建伽藍[4]因為神通經驗眾多,被時人認為是文殊菩薩化身[5]

神通經歷

帝心的由來

傳說杜順很會治病,他給人治病,不用別的方法,只是跟病人面對面地坐一坐,療效便立竿見影,病人馬上痊癒。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便街知巷聞,更傳到唐太宗的耳朵裡。有一次唐太宗得了病,唐太宗詢問杜順:「我身體不舒服,你用甚麼神力替我治病?」杜順則回答說:「您為了治理天下勞心憂慮,只要特赦天下,您的病自然就好了。」唐太宗按他所說的去做,病果然好了,便賜號他為「帝心尊者」。[6]

鞋不丟失

杜順曾經有一次在長安城的街道上,把自己的一雙鞋掛在大道旁邊。三天三夜,人來人往,但是沒有一個人來取他的鞋。皇帝感到很奇怪,問他:「別人的東西放在家裡都會丟失,你的東西怎麼放在大街上都沒人取?」他回應:「我從無量劫來,沒有拿過別人的一根草,所以就有這樣的因緣。」[7]

文殊化身

杜順有位弟子,侍奉杜順三十幾年,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到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有一天,弟子向杜順辭行,決定前往五臺山。杜順再三留他不得,只能在臨行前教示弟子:「遊子漫波波,臺山歷土坡,文殊祇這是,何更問彌陀?」弟子到了五臺山,至誠懇切地朝山禮拜。突然之間,眼前出現一位老者問弟子:「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來做什麼?」弟子答道:「我從終南山來,來禮拜文殊菩薩。」老人卻說:「文殊不在這裡,終南山的杜順和尚即是文殊的化身。」弟子驚訝地叫道:「我侍奉和尚三十多年了,從來不知道這件事情。」老人說:「有眼不識泰山!你趕快回去,如果今夜能趕回去,還有機會見到文殊;如果隔了一夜,恐怕就見不到面了。」弟子聽了老人的話,趕忙地收拾行裝,盡其所能地趕路。然而到家時仍然晚了一步,杜順已在前一夜圓寂了。從弟子口中,世人方知杜順和尚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8]

著作

相傳著有《華嚴法界觀門》與《華嚴五教止觀》各一卷,前者全文見於法藏所撰《華嚴發菩提心章》,後者見於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之中。

  • 《十門實相觀》
  • 《會諸宗別見頌》[2]

法嗣

弟子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