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棒果木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棒果木科
Remove ads

棒果木科(学名:Corynocarpus)是葫芦目中的一个科,只有15-6,分布在新几内亚新西兰澳大利亚东部。

事实速览 棒果木科, 科学分类 ...
Thumb
Corynocarpus laevigatus
Remove ads

分布

棒果木科植物本来出产于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亚昆士蘭州和新西兰。夏威夷Corynocarpus laevigatus是被人带到那里去的。

描述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灌木,除果肉外其它所有部位均非常有毒。单互生,革质,全缘,叶柄内有托叶。

小,辐射对称,异性同花,丛生在花梗上,花瓣五。

果实核果,果内只有一枚核。

果实含有黄酮类和苦的葡萄糖苷

分类

棒果木科有一属,五个中、两个亚种(或者六个种):

  • Corynocarpus cribbianus
  • Corynocarpus dissimilis
  • Corynocarpus laevigatus毛利果
  • Corynocarpus similis
  • Corynocarpus rupestris
    • Corynocarpus rupestris ssp. arborescens
    • Corynocarpus rupestris ssp. rupestris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分入卫矛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葫芦目

应用

毛利果的果实可生食,味道如过熟的桃子。核有剧毒,但是毛利人通过多个步骤的加工后用它磨的麵粉来烤麵包。种子含11%的蛋白质和58%的碳氢化合物。叶被毛利人用来医治创伤。白色的木头可燃,毛利人用它来制船。从这种植物中可以提取一种杀虫剂[1]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