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段文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段文振(6世纪?—612年4月26日),名,字文振以字行[1],一字元起京兆郡蓝田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2][3],祖籍北海郡期原县(今山东省青州市),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段匹磾之後。祖父段壽曾官魏沧州刺史。父段威曾任北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新阳县公。

段文振自小即有膂力,胆智过人,性格刚直,明达世务。早年為宇文護亲信。從征北齊晉州,段文振拿着槊与崔仲方等数十人最先登上城墙,段文振和崔景嵩一起到达晋州刺史、海昌王尉相贵住所,拔刀劫持尉相贵,尉相贵不敢动。平阳城上呼喊骚乱,齐军溃散,晋州被攻克,尉相贵和他部下的甲士八千人被俘虏,段文振以功赐爵襄国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2]。入隋,被引爲丞相掾,累官遷蘭州總管[4],改封龙岗县公突厥入侵边塞,段文振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逐北至居延塞而还。

开皇九年,隋朝大举討伐陳朝,以段文振为元帅秦王司马,别领行軍總管。平定江南后,授扬州总管司马。不久转并州总管司马,以母忧去职。历云州总管、太仆卿。开皇十九年,破突厥达头可汗于沃野,平定越巂蛮叛乱,在征讨嘉州獠作乱时,先败后胜,被蜀王杨秀和右仆射苏威诬陷中伤,被除名。杨秀因罪被废黜后,段文振上表申冤,隋文帝授其大将军。拜灵州总管。

隋炀帝即位,段文振出任兵部尚书。後征吐谷渾,兵屯雪山(今祁连山),連營八十里[5],東接楊義臣,西連張壽[6],以功进位右光禄大夫。大業八年(612年)正月,段文振加左候卫大将军,從征辽东高句丽,三月廿一日(612年4月26日)[2],段文振在军中去世,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侯,谥曰襄。大业八年其年太岁壬申十一月丁丑朔八日甲申(612年12月6日),段文振归葬于京兆郡泾阳县武安乡洪川里之原[2]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段寿,北魏沧州刺史[2]

父母

  • 段威,北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洮河渭甘四州刺史、新阳公[2]
  • 刘妙容,北魏恒州刺史刘康孙女,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刘遵之女

兄弟

夫人

  • 某氏,贞观五年五月十七日以耄耋之龄去世[3]

子女

  • 段詮,长子,武牙郎将、龙岗国世子[3]
  • 段世雅,次子,唐朝通议大夫[3]
  • 段世端,第三子[3]
  • 段綸,唐朝光禄大夫、宗正卿、纪安公
  • 段确,唐朝散骑常侍[3]
  • 段俭,唐朝宣州长史[3]
  • 段世弘,第七子,谒者台议郎

隋兵部尚书段文振碑

处士潘徽撰,欧阳询八分书。文振,字元起,陇西姑臧人。仕隋位至兵部尚书、龙岗郡公,赠右仆射,谥曰

墓地

2022年,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土地储备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陶家村(现属空港新城管辖)西北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时发现了“隋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北平襄侯”段文振家族墓地。该墓地所在区域为著名的“洪渎塬”。段文振墓为带有5个天井的土洞墓,水平总长近60米,天井平面均呈长方形,规格相同,长约3.6、宽约2米,墓室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4米见方,底铺条砖,深近15米,残留墓志、石门、陶俑等随葬器物。第5天井下对称分布两座壁龛,龛内出土骑马俑、男立俑、侍女俑以及家畜、家禽等陶俑。墓室四壁原应绘有壁画,但已破坏殆尽,仅留较薄的白灰面。墓道两壁、过洞正面及天井下两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墓道两壁壁画保存较好[1]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延伸閲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