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清河邨

香港北區的公共屋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河邨
Remove ads

清河邨(英語:Ching Ho Estate)是一個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FL13NR[3],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第36區[4]吳屋村雞嶺村之間,與雞嶺村隔石上河上游河段相望,原址為石上河流經的農地(曾為香港第三間大學四個選址之一,唯最後選擇清水灣)。此屋邨的第三期以及第一、二期,分別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C. W. Ko及房屋署總建築師(2)何樂素芬[5]設計,現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負責屋邨管理。

事实速览 清河邨 Ching Ho Estate, 概要 ...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清河邨全貌(2008年8月)

此邨的發展工程早於1996年已經立項,當時擬建公屋屋邨(包括3幢和諧一型及1幢服務設施大樓)及居屋屋苑(包括11座康和一型第一款大廈)各一個[6]。但是,後來項目經過三次改動:先分別將公、居屋改為興建3幢新和諧一型與9幢新版新十字型大廈,及後於居屋部分亦於1999年3月改用新和諧一型,最後於同年10月更改為全公屋發展[7]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於2000年9月通過把本邨命名為清河邨,取其「清澈河流」之意;亦與其毗鄰客家原居民雞嶺村之張氏宗祠堂聯「清河世澤,金鑑家聲」互襯。

本邨有8座住宅大廈,本來預算於2003年3月-2004年1月期間入伙。但是,因為居屋第23期乙取消及孫九招導致大量未售居屋改作公屋,以及有承建商資不抵債而導致清河邨工程兩度延誤(當中地基工程要到2002年才竣工,及後到2003年9月才批出上蓋工程合約),最終本邨第三期於2006年才入伙。餘下的樓宇在2008年6月時大部份都已落成,2008年12月13日全面入伙(較原定2004年全面入伙延遲四年),最多可容納21,000人居住。2009年3月的住戶及人口為6,200戶及18,500人;到2016年12月底[2],邨內住戶及人口增至7,100戶及19,900人[2]

清河邨連同沙田愉翠苑是「香港建築環境評估計劃」下,獲選為評審試點的公營房屋項目[8],負責設計本邨一及二期的房屋署總建築師何樂素芬表示,清河邨是設有最多綠化項目的屋邨,當中包括首次在垃圾房屋頂栽種植物[9]

Remove ads

新加建樓宇

2017年3月,房屋署計畫將邨內的露天停車場用地改建公屋,將擬興建一座約39層公屋,可提供776個單位,並設有商場及停車場。搬遷停車位之加建及改建工程最快於2018年年初動工,預於2019年年初完成,而興建公屋計畫將最快2019年年初動工,預計於2023年落成[10]。該大廈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及後,按照房委會就此項目發出的招標公告中,可見設施清單中出現「互助委員會辦事處/業主立案法團辦事處」[11],意味清河邨第四期已列入綠表置居計劃備選樓宇名單。

至2021年12月,未命名的清河邨四期正式被選為「綠置居2022」的出售屋苑,並命名為「清濤苑」[12],其後於2024年7月竣工。

屋邨資料

所屬區議會

途經的公共交通服務

事件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