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門博物館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門的博物館大多是小型的,分別有澳門政府部門管理和民間私營的博物館,全澳門目前共有31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證,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參 1][參 2],故此以下列出的澳門地方須符合此定義。
發展歷程
澳門最早出現的博物館可追溯至1920年前後,澳葡政府在現今的港務局大樓內設立海事及漁業博物館,展示船隻模型和漁具等展品;後來於1934年關閉,並將展品移師至新口岸空軍飛機庫(大約位於今金麗華酒店)[參 4],另還加入標本等展品後繼續對外展示,可惜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庫被美國空軍空襲轟炸,展品也被全數摧毀。澳門的博物館發展也因而停止。[參 2][參 5]
直到1958年,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位於文第士街的居所被改為澳門國父紀念館後,博物館在澳門的發展才得以恢復,也同時標誌着非公營博物館的開始[參 6];而公營博物館的復興則要等到1960年賈梅士博物院(即今東方基金會會址)的啟用。但在往後的30年,博物館在澳門的發展就一直處於緩滯狀態——至1990年前,全澳門的博物館數量最高峰時也只不過5所。[參 2][參 7][參 8]
1990年至1999年間,澳門的博物館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在這十年裏就新開設了10所博物館[參 2],遠超過1990年代之前的總數,當中除了一所是私營博物館外(澳門林則徐紀念館),其餘均為不同的政府部門營運,而且當中有近一半是於澳門文物名錄所指定的建築物改建而成(諸如聖物寶庫、消防博物館等)[參 9]。2000年代初,澳門的博物館數目仍不斷增加,期間最主要是私營博物館的開設,其新開設數量曾一度比公營新開設的多[註 1]。2004年,由政府改建舊當鋪「德成按」而成的典當業展示館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是澳門首次有博物館獲得國際獎項[參 10]。自從2006年通訊博物館與路氹歷史館啟用後,博物館的發展速度才稍為減緩,直至2010年才有新館開放——澳門科學館。[參 2]
Remove ads
澳門政府轄下的博物館
下列是所有由澳門政府各個部門轄下的博物館。自2000年起[參 11],為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下表以黃色底顯示的收費博物館會於2012年度當天免費入場[參 12]。入場收費以灰色底顯示者,表示該費用現正暫停收取,直至其宣佈的免費期限完結。另外,部份收費博物館會為特定人士或情況提供優惠價錢甚或免費,請參見有關備註。
Remove ads
私營及其他組織開設的博物館
下列是由澳門政府以外的機構所設立的博物館。與上表一樣,以黃色底顯示的是每年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免費入場的收費博物館。
已關閉的博物館
下列是曾經出現但已經關閉的博物館,臨時設立的博物館則不包括於此。照片以紅色底顯示者,表示該博物館的建築已消失,照片所示的僅為其大約的位置。
Remove ads
博物館通行證
在2001年時[參 2],澳門旅遊局曾發行「博物館通行證」,售價為25澳門元[註 15],憑此證可於五天內毋須繳付入場費的參觀大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澳門藝術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各一次。但於2009年8月27日起停售。[參 59]
備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