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濱獵龍屬

棘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濱獵龍屬
Remove ads

滨猎龙屬属名Riparovenator,意为“河岸猎人”)或译河堤猎龙河岸猎龙,是棘龙科重爪龙亚科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早白垩世巴列姆阶)的英国,模式种米氏滨猎龙Riparovenator milnerae)。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種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Thumb
滨猎龙(前)与角鳄龙(后)的已知材料

2013至2017年间,奇尔顿岭英语Chilton Chine附近的海滩上发现棘龙科化石。这些遗骸通常被归入重爪龙,但最近被认为代表两个新物种。[1]

2021年模式种米氏滨猎龙(Riparovenator milnerae)由克里斯·巴克(Chris T. Barker)、大卫·宏恩(David William Elliot Hone)、德恩·耐许英语Darren Naish(Darren Naish)、安德里亚·考尔(Andrea Cau)、杰瑞米·洛克沃德(Jeremy A. F. Lockwood)、布里安·福斯特(Brian Foster)、克莱尔·克拉克(Claire E. Clarkin)、菲利普·施内德(Philipp Schneider)和尼尔·格斯林(Neil John Gostling)等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团队命名并描述。属名取自拉丁语rīpārius(“河岸的”)和vēnātor(“猎人”),种名纪念2021年8月去世的安琪拉·米尔纳英语Angela Milner(Angela Milner)。[1]

正模标本由IWCMS 2014.95.6(前颌骨体)、IWCMS英语Dinosaur Isle 2014.96.1、2;2020.448.1、2(零碎的脑壳)和IWCMS 2014.96.3(部分泪骨及前额骨),这些标本皆发现于威塞克斯组奇尔顿岭的岩石中。归入本属的材料包括一个后鼻骨碎片(IWCMS 2014.95.7)及含有22节椎骨之多的尾椎序列(IWCMS 2020.447.1-39),共代表约50具个体的骨骼。[1]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复原图英语Paleoart

根据Dan Folkes描述论文中的骨骼重建估计滨猎龙长约8.5米(28英尺)。[1]

分类

滨猎龙于2021归入棘龙科重爪龙亚科。描述者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作为新建立的演化支――角鳄龙族(Ceratosuchopsini)的成员,且与似鳄龙和同期的角鳄龙关系较近,而后者是其姊妹物种[1][2]

重爪龙亚科 Baryonychinae

ML1190 (=伊比利亚棘龙 Iberospinus

重爪龙 Baryonyx

角鳄龙族 Ceratosuchopsini

似鳄龙 Suchomimus

滨猎龙 Riparovenator

角鳄龙 Ceratosuchops

古生态学

滨猎龙生存于威塞克斯组干燥的地中海栖息地,那里的河流是河岸带的起源。[3][4]与大多数棘龙科一样,它会以该地区的中小型水生及陆生动物为食。[5][6][7]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