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曹髦
曹魏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1],字彥士,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代皇帝(254年-260年在位),曹霖之子,魏文帝曹丕孙。在《三國志》中與其前任者曹芳、繼任者曹奐合稱三少帝。
生平
254年,司馬師廢掉時年23歲曹芳的皇位,打算立曹操之子彭城王曹据为皇帝。郭太后指出曹据於礼是她(丈夫)的叔叔,曹据若继皇位,則太后之位將免除,因此易魏文帝曹丕之孫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作为其无嗣的伯父曹叡魏明帝的后嗣[2][3][4],改元「正元」;曹髦當年13歲,實權先後由司馬師和司馬昭掌握。
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潜龙诗》[5]
司馬師曾問鍾會曹髦的能力,鍾會回答:「文同陳思,武類太祖」(文采如同陳思王曹植,武可比太祖曹操)。司马师说若果然如此是社稷之幸。
司马师在出征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时在许昌病重,兼中领军司马昭前去看望。司马师死后,曹髦下诏命司马昭就地镇守许昌、尚书仆射傅嘏率主力大军回京。傅嘏和中书侍郎钟会商议,建议由傅嘏上表,改由司马昭亲自率主力大军回京。曹髦只得进位司马昭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司马昭推辞剑履上殿。此后司马昭愈发控制皇室,亲自率军平定诸葛诞之乱时挟持曹髦和郭太后一同出征。
隨著小皇帝長大,曹髦對專權的司馬昭日益不滿。不久他寫了一首《潜龙诗》,司馬昭發現而起了戒心。
Remove ads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髦召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三人憤慨地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不顧郭太后及眾臣的反對,率領宮人三百餘人討伐司馬昭。王沈與王業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旋即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刺穿曹髦胸膛,曹髦斷氣,當場死在車上,血流滿地,僅虚歲20歲。
隨後,司馬昭假借郭太后的名義下詔“高贵乡公悖逆不道,自陷大祸,依汉昌邑王罪废故事,以民礼葬”,但在司马昭叔父司马孚等重臣的请求下,以王礼下葬曹髦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涧之滨,仅下车数乘、不设旌旐,百姓相聚而观,说:“这就是前日被杀的天子。”有人甚至掩面而泣,悲伤不能自已。由於輿論憤憤不平,司馬昭遂在事發後的20天將弒君罪狀全推給成濟,称成济违背自己命令杀死曹髦[6],以「大逆不道」罪誅殺成濟三族。司馬昭後立曹奐為曹魏皇帝。
影响
因弑君造成不利影响,司马昭意图以伐蜀挽回政治资本,发起了魏灭蜀汉之战。
家庭
- 妻:
- 後裔:
- 曹霸,曹髦後人,唐玄宗時期畫家,能文善畫,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畫抵丕風流」之美譽;官至左武衛將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觀曹將軍畫馬圖》二詩,表達對其畫藝的讚嘆。
Remove ads
部下
宂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曹髦率领他们下陵雲臺,鎧仗授兵,出討司马昭。
艺术形象
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曹髦的扮演者为姬晨牧。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