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熱帶風暴潭美 (2001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熱帶風暴潭美(英語:Tropical Storm Trami,國際編號:01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7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orio)為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五個被命名的風暴。「潭美」(越南语:Trà Mi)一名由越南提供,是越南語中的山茶花。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7月8日UTC0時,一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薩馬島以東海面上生成。該熱帶低氣壓保持向西北方向的路徑。7月10日UTC0時,該熱帶低氣壓在呂宋島東北面海域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潭美。潭美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於7月11日UTC6時登陸台灣台東縣大武鄉。UTC12時,潭美減弱為熱帶低氣壓。UTC18時,潭美在台灣西部海面完全消散。[1]
影響
7月10日上午9時40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下午8時15分,中央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7月11日下午9時,中央氣象局解除所有颱風警報。
因颱風的外圍環流碰撞中央山脈,其降雨密集地分布於台灣南部,形成所謂小颱風擁有大暴雨之勢。[2][3][4]
此後,颱風中心翻越中央山脈,過境台灣東部,其引進旺盛西南氣流,在高雄及屏東地區引發豪雨。雖然潭美颱風減弱成熱帶低氣壓,卻導致降雨不減反增,創下高雄氣象站近40年以來,單日降雨量470.5公釐最高紀錄,造成全高雄市平原地區嚴重積水,以鼓山、左營及前鎮三區最為嚴重。隨後災情開始蔓延至鳳山、仁武等周鄰地區,另外在屏東縣則是鐵、公路交通中斷。其所帶來的災情,是繼1977年颱風賽洛瑪之後,高雄最為慘重的一次水災,史稱「七一一水災」,這也是高雄市政府記錄中少數造成市區淹水近成人膝蓋高的水災。[4][5][6][7]
水災的原因,主要是當時高雄市區的排水防洪設施無法承受短時間內的大量降雨,同時愛河排水閘門延誤開啟,排水出海受阻,使洪水宣洩不及。[8][9][10]
Remove ads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記錄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