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爪蝠屬
爪蝠科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爪蝠屬(學名:Onychonycteris)為目前已知最原始的兩個蝙蝠單型屬演化支之一,棲息於52.5百萬年前始新世的美國懷俄明州。
Remove ads
分類學
於2003年,兩具爪蝠的化石出土於綠河組,並於2008年二月將發現發表於《自然》,將爪蝠分類於獨立的爪蝠科下[1]。爪蝠屬的學名Onychonycteris其意思為「有爪的蝙蝠」,種加詞則是來自於發現者,化石探勘與標本製作人員邦妮·芬尼(Bonnie Finney)[1]。
描述

爪蝠屬與其他蝙蝠最大的區別在於牠們的五指上均具有爪,而目前已知的蝙蝠均只有其中的二或三指有爪[2] 。
古生物學
芬尼氏爪蝠的發現,解決了多年來蝙蝠回聲定位的發展是否早於飛行能力的爭議。芬尼氏爪蝠具有完整發展的翅膀,明顯具有飛行的能力;然而牠們卻缺乏現存可回聲定位蝙蝠所具有的膨大耳蝸,而比較像是不可回聲定位的狐蝠[1]。這代表,早期的蝙蝠是先發展出飛行能力後才演化出回聲定位的能力[3]。
然而於2010年,對芬尼氏爪蝠化石骨架結構的重新檢視,發現牠們仍然可能有能力透過喉部發聲進行回聲定位[4]。不過由於化石有受到擠壓變形,因此研究者也指出他們其實無法完全肯定芬尼氏爪蝠的喉部構造,這代表著爪蝠是否能進行回聲定位仍有變數[5]。
由於化石並為保存完整的眼窩,因此目前仍不清楚爪蝠是否具有和其他夜行性動物一樣的大眼睛[1]。缺乏大眼睛代表爪蝠可能為晝行性,不需要仰賴回聲定位來探索環境及尋找獵物。
大眾文化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