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化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化貞(16世纪?—1632年),號肖乾山東諸城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王化貞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1]。由戶部主事歷升遼東右參議,天啓元年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史稱其「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2]

薩爾滸之戰後,明廷重新啟用熊廷弼經略遼東兵部尚書張鶴鳴與熊廷弼不合,舉薦王化貞當巡撫。但在布兵上面,王与熊却意见分歧很大[3]。后因为两者关系日益尖锐,乃至朝野皆知經、撫不和,首輔葉向高為王化貞的座師,對其頗為維護,助長了兩人的不合情緒[4]。但由于清军逼近西平,仍然以两人并行作战[5]

王化貞在遼河沿岸設定六營,每營設參將一人,守備二人,劃規地盤,置兵分守西平遼寧台安縣南)、鎮武(今黑山縣東)、柳河(今新民縣西南)、盤山(今盤山縣)等城堡。王化貞大權在握,以抚顺额附李永芳作為內應,孫得功做先鋒,調出廣寧(今遼寧北鎮)、閭陽的守兵去攻打後金軍隊,祖大壽率領會合明將祁秉忠進戰,熊廷弼派部將劉渠支援,雙方戰於平陽橋(今遼寧大虎山南八家子附近)。孫得功和參將鮑承甫一交鋒即行逃亡,劉渠、祁秉忠戰死,祖大壽敗走覺華島(今菊花島),西平堡守將羅一貫殞國,至此明軍全軍覆沒。

广宁守军兵变,王化貞這時還在牙帳中整理文書,參將江朝棟等排闥而入,大喊:“事急矣,請公速走”。王化貞放棄廣寧逃亡,途中在大凌河遇到熊廷弼,化貞大哭,熊廷弼既笑且憤,質問王化貞:“六萬眾,一舉蕩平竟何如?”王化貞羞愧難當[6][7]。明軍只得退至山海關,沿途饑民哀號,哭聲震野,接著王化貞也退入關內。後金佔領廣寧,並接連夺取義州平陽橋西興堡錦州鐵場大凌河錦安右屯衛團山鎮寧鎮遠鎮安鎮靜鎮邊大清堡大康堡鎮武堡壯鎮堡閭陽驛十三山驛小凌河松山杏山牽馬嶺戚家堡正安錦昌中安鎮彝大靜大寧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勝大鎮大福大興盤山驛鄂拓堡白土廠塔山堡中安堡雙臺堡等40餘座城堡。当地百姓亦为明清交战所波及。

天啟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廣寧罪”遭处死弃市,傳首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綏固原寧夏甘肅魏忠賢雖對王化貞百般袒護,但罪行確鑿,至崇禎五年(1632年)九月依然被處決,“以平公论”[8]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王伯升。祖父王隆,贈奉政大夫、同知。父王梁,知府,前户部郎中。

参考资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