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短面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短面熊
Remove ads

短面熊(學名:Arctodus),又稱為熊齒獸,是一種生活於更新世北美洲已滅絕的,生活於大約1千8百萬年前至1萬1千年前。牠們是北美洲早期最常見的熊,尤其在加州[1],外觀可能類似現生的棕熊,但有較長的前肢以及更巨大的體型。短面熊屬下有2種:體型巨大的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以及體型較小的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牠們的絕種被認為與新仙女木期導致的溫度驟降有關。短面熊現存親緣關係最近的近親為眼鏡熊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種 ...

短面熊學名 Arctodus 來自於希臘語,意思為「熊的牙齒」。

Thumb
巨型短面熊(A. simus)復原圖
Thumb
巨型短面熊(A. simus)與人體型大小比較
Remove ads

演化

短面熊屬於眼鏡熊亞科,演化自出現於晚中新世上熊屬。在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時,眼鏡熊亞科入侵南美洲,並且演化出細齒巨熊以及現存的眼鏡熊。雖然對短面熊的早期歷史所知甚少,牠後來於80萬年前堪薩冰川作用時期英语Kansan glaciation廣泛分布於北美洲。

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最早出現在80萬年前中更新世時期的北美洲,分布範圍大致從阿拉斯加密西西比州[2][3]。巨型短面熊約在 11,600 年前絕種,化石最早發現於加州沙斯塔縣的 Potter Creek Cave[4]。巨型短面熊是目前北美洲已知體型最大的陸域肉食性哺乳動物(次於細齒巨熊)。一具巨型短面熊的化石在印第安納州羅切斯特出土[5],為目前所發現最完整的全身骨骼化石,樣本目前保存於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5]

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分布於較南方的地區,包括北德州至東紐澤西州阿瓜斯卡連特斯州墨西哥[6]。並且在佛羅里達州有大量化石出土,最早的樣本出自吉爾克里斯特郡

Remove ads

描述

根據最近的研究,6具巨型短面熊的樣本中有2具估計個體體重約900公斤(2,000磅),其中最重的為957公斤(2,110磅)的編號 UVP 015 樣本,這代表著這樣體型的個體其實比之前預估的還常見[7]。巨型短面熊後腳站起來時全高 2.4—3.0米(7.9—9.8英尺)[8],而較大型的個體全高則可達 3.4—3.7米(11—12英尺)。四足行走時,肩高為 1.5—1.8米(4.9—5.9英尺),可以與人平視[9][10][11]。在美國密蘇里州河階洞英语Riverbluff Cave中,科學家在4.6米(15英尺)高的牆面上發現熊的爪印,這代表著短面熊站起來的高度可以達到3.7米(12英尺)[12][13]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