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安市

中国福建省宁德市代管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安市
Remove ads

27°06′N 119°38′E

事实速览 福安市, 国家 ...

福安市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宁德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北与浙江省泰顺县毗邻,東鄰柘榮縣霞浦縣,属闽东。全市面积1880.1平方公里,市区为旧韩阳坂发展而来,因此亦称韩城。市政府駐城北街道中兴西路16號。

Remove ads

地理

福安地势从北向南倾斜。西部为洞宫—鹫峰山脉东南坡,全市最高峰白云山(海拔1449米)即位于穆云乡。东部中低山地属太姥山脉西南坡,山势较陡、沟谷纵横。两侧山地夹着中部河谷丘陵至白马港入海。福建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交溪纵贯福安市全境,理论水能蕴藏量34.1万千瓦,可开发12.2万千瓦,已建有闽东、穆阳等多个梯级水电站。[2] 交溪沿岸山谷和冲击平原为福安市主要产粮区(即甘棠洋、湾坞洋、溪柄洋、柏柱洋、溪北洋等“五大洋”,“洋”即平地义)上游长溪、白石溪在潭头镇合流后称交溪,流经市区段称富春溪。至溪柄镇茜洋溪汇入;至赛岐镇穆阳溪汇入。赛岐以下称赛江,赛江下游为白马河、白马港。河口白马门外即三沙湾,与台湾海峡相通。

福安市山岳地区岩石构成主要为火山岩花冈岩。已探明矿产15种。其中钼矿产量较高,康厝畲族乡赤路钼矿为福建省大型钼矿之一。此外福安市叶腊石,高岭土,花冈石,辉绿岩等非金属资源储量也较丰富。福安市森林面積179.6萬畝,森林覆蓋率67.9%,森林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其中福安市西部的溪潭镇瓜溪自然保护区亦有桫椤等蕨类珍稀植物分布。市南部的湾坞镇溪尾镇下白石镇有约2000亩红树林分布,为中国纬度最高的红树林生长区。

Remove ads

历史

古代

晉朝析晉安郡侯官縣置溫麻縣,隋朝廢溫麻入閩縣,唐武德六年於溫麻故地設長溪縣,屬泉州,後長溪移治連江,改稱連江縣,在長溪原縣治設寧遠鎮,嗣聖十九年析連江縣北部復設長溪縣,開元十三年置福州,長溪屬之,宋淳祐五年,鄉賢左諫議大夫鄭寀上奏請求拆分長溪縣西北部永樂鄉的六個里和靈霍鄉的三個里設縣,朝廷遂取“福建安撫”之義設福安縣,元至元二十三年升長溪縣為福寧州,明洪武二年改福寧縣,屬福州府,景泰六年拆分十一都等里析置壽寧縣,成化九年福寧府升為福寧州。[3]

近代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福建划分为4个道,福安县隶属东路道(道治在今闽侯)。民国3年,东路道改称闽海道。民国14年,国民政府废道,福安县直属于福建省。民国22年福建事变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将福建划分为4个省2个市,福安县属闽海省。次年1月,福建事变结束,福安县复为福建省直辖。民国23年(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在福安柏柱洋成立,此后还在今福安市境内设立了安德县福寿县福霞县安福县;同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24年10月,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后驻长乐县、闽侯县)。民国30年5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36年4月改称第—行政督察区。1949年7月19日,解放军进驻福安。1949年9月30日成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驻福安县。1950年3月,改称福安专区。1970年2月,福安专员公署迁驻宁德。1971年6月,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福安县属之。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县建市。1999年11月14日宁德撤地建市,福安市直屬福建省,由寧德市代管。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福建省)宁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常住人口为609779人。[4]

經濟

福安的三大主导产业为电机电器业、船舶修造业和食品工业[2],拥有电机电器企业730多家,船舶企业84家,食品加工企业800多家。山區和丘陵地帶主要糧食作物為双季水稻甘薯。此外沿海平原和山谷盆地亦有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葡萄、食用菌、茶叶、桃、竹等。福安有优质葡萄基础4万亩,“百里绿竹长廊”绿竹基地5万亩。坦洋工夫茶也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5]

福安市主要浅海鱼类有500余种,其中包括大黄鱼、带鱼、、马鲛、鳗、花枝、梭子蟹、等经济海产;滩涂生物种类近200种,包括海苔、海带、牡蛎、、贻贝等藻类及贝类;河流出海口处有石斑鱼、剑蛏、扇贝、海胆、鲍鱼等鱼介类分布。2006年,大唐公司在湾坞镇建设的宁德火电站开始发电。[6]同镇内由鼎信公司建设的镍铁合金项目则爆出环评造假丑闻,危及浅海渔业。[7]

更多信息 福安(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文化

福安市主要由汉族、畲族回族三个民族组成。畲族人口约占全市人口11%,汉族约占总人口的88.4%。汉族又分出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疍民群体,目前约有7400多人。境内通行福安话,为闽东语福宁片(北片)的代表方言。部分畲族讲畲话

福安市各宗教信徒人数众多,占人口比重大,其中以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为主。福安市内天主堂47处,天主教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4%,是天主教聚集区之一。

名人

行政区划

福安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3个、2个、3个民族乡[9]

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头街道、​罗江街道、​赛岐镇、​穆阳镇、​上白石镇、​潭头镇、​社口镇、​晓阳镇、​溪潭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尾镇、​溪柄镇、​湾坞镇、​城阳镇、​坂中畲族乡、​范坑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松罗乡、​福安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开发区和​湾坞工业集中区。

自然景觀

Thumb
福安境内生長的桫欏

境内西部有白云山世界地質公園,与寿宁,周宁三县交界,位於晓阳镇穆云乡,距福安市区50多公里。白云山因白云常绕而得名。公園总面积为95.88平方公里,由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金钟山及黄兰峡谷五個分景区组成,是集火山岩、晶洞花岗岩地质地貌和峡谷深切曲流地貌、河床侵蚀地貌等多种典型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水体景观、具有福建東北部地方特點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天然地质公园。景区内1000米以上的高峰31座,其中, 主峰缪仙峰海拔1448米,为閩東最高峰。[10]

交通

公路

沿海方向

  • G15 沈海高速公路福(鼎)宁(德)段经福安市南部过境,设福安服务区、湾坞互通和下白石互通。
  • G1523 沈海复线福建段。大致沿交溪谷地东北-西南方向贯穿福安市境。目前柘荣县至福安市区通车。
  •  温福公路沿交溪谷地穿过全境。赛岐以北在东岸、以南在西岸。甘棠以南为盘山路,经丘陵地带往宁德蕉城区

往内地山区方向

  • G1514 宁上高速公路宁(德)武(夷山)段。由福安南部入海口经交溪谷地东岸,赛岐过河至西岸。在市区南部向西折往周宁县,沿途设湾坞互通、赛岐互通、福安互通、穆阳(白云山)互通。
  • G4012 溧宁高速公路福(安)寿(宁)段。由福安市区北部坂中乡沿长溪向北至寿宁县
  •  省道霞大线自溪尾镇盘山至溪柄镇。溪柄至坂中段与G104并线。坂中以北与G4012走向相同。
  •  省道下浦线,由下白石沿交溪谷地西岸至甘棠,甘棠至赛岐与G104并线。至赛岐后沿穆阳溪南岸经溪潭至穆阳。穆阳以西走向与G1514同。
  •  228国道

城镇公交

福安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福安市区及城阳镇、坂中畲族乡境内开通了1-3、6-10、12-13公交线路,及11路至甘棠的高速线路。赛岐镇有镇内及通往周边乡镇的S1-S8公交线路。

鐵路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温福铁路由南部过境,在湾坞镇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福安站

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即将续建[11]

水運

公路建设兴起前交通主要以水路为主。在交溪、穆阳溪交汇处设赛岐港;在交溪入海口设白马港。

教育

高等院校

高級中學

省一级达标高级中学:

其他高级中学:

  • 福安市第三中學(穆阳镇)
  • 福安市高级中學(原第十中学)
  • 福安市第六中學(甘棠镇)
  • 福安市第八中學(上白石镇)

初級中學

公立中学采取划片免试招生、民办中学面向全市招生[12]

  • 寧德市民族中學初中部(招收民族生,2017年起民族生+全市学生混招)
  • 第二中学初中部(赛岐镇)
  • 实验中学(原第四中学)
  • 第五中学(下白石镇)
  • 第七中學(溪柄镇)
  • 第九中學(社口镇)
  • 城北中学
  • 福安市民族中学(坂中乡和民族生)
  • 老区中学(城阳镇)
  • 範坑中學
  • 潭頭中學
  • 曉陽中學
  • 穆陽中學
  • 溪潭中學
  • 松罗中学
  • 赛岐中学
  • 頂頭学校
  • 灣塢中學
  • 溪尾中學
  • 羅江中學
  • 德藝學校(全市招生)
  • 扆山中學(全市招生)
  •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特产

坦洋工夫红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由福安市坦洋村人引种武夷山小种红茶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