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萊斯暴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萊斯暴亂(Fries's Rebellion,/friːz/)亦稱為“房屋稅暴亂”、“家庭稅暴亂”,在賓夕法尼亞德語中稱為“ Heesses-Wasser Uffschtand”) ,是1799年至1800年間德裔賓夕法尼亞人中的農民發起的一次武裝抗稅。是美國18世紀三次稅收相關亂事中的第三次,前兩次分別是謝司叛亂(麻薩諸塞州中部和西部,1786-87年)和威士忌叛亂(賓夕法尼亞州西部,1794年)。2003年,賓州在起事首發地——賓州奎克城豎起歷史紀念碑以茲紀念。[1]
Remove ads
背景
1798年,美法準戰爭一觸即發,國會組建一支龐大的陸軍,並擴充海軍。為求支付軍費,國會於1798年7月就不動產和奴隸加徵200萬美元新稅,並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由各州分攤。這是第一筆(也是唯一一筆)此類聯邦稅項。
國會也新近通過了《外國人與煽動叛亂法案》,異議者入罪,並擴大約翰·亞當斯轄下行政部門的權力。
開端
1798年7月,在美法短暫衝突(現稱準戰爭)期間,美國國會徵收了200萬美元的直接稅(及於住宅、土地、和奴隸。有時稱為1798年直接房屋稅),其中賓夕法尼亞州應分攤金額是237,000美元。[2]
賓州奴隸不多,因此該稅便依住宅和土地進行評估,房屋的價值取決於窗戶數量和大小。對該地區的許多居民來說,這就叫“窗戶稅”。稅吏騎馬四處巡行計算窗戶,這種估算方式引起強烈反彈,許多人拒繳,[2]據憲法力爭此稅的徵收不符人口比例。賓州的德裔農民又另有不滿之處:稅吏大多身為貴格派和摩拉維亞人,未曾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而大多數農民卻有。
賓州拍賣員約翰·福萊斯自1799年2月起開始組織集會,商量著對該稅集體回應。作為一名巡迴拍賣員,福萊斯深知賓州東南部德裔美國人的困擾。[2]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反對者集中的三個縣(巴克斯、北安普頓、和蒙哥馬利)都聚居大量德國移民,尤以米爾福德鎮區為然,該處稅吏因受恫嚇而未能完成估稅。政府代表召集會議,試圖以緩和緊張局勢的方式解說該稅,抗議者揮舞加茲登旗,其中有人帶著有武器並身著大陸軍制服,大吼大叫著把人趕下台,會議變成了抗議集會。
稅吏起初決定在米爾福德繼續工作下去。福萊斯出面警告稅吏們停下來但遭漠視。他隨後領來一小批武裝民眾騷擾稅吏到必須決定先把米爾福德放著不管。
三月初,一支當地民兵連隊會師另一批日益壯大的非正規武裝部隊,敲鑼打鼓地行進,聚集共約一百人出發前往奎克城追捕稅吏。[3]他們抓到了幾個,放人時警告他們別再過來,回去向政府報告出了什麼事。[4]
Remove ads
蔓延
反抗該稅的呼聲傳至賓州其他地區。被任命的稅吏們受公眾恫嚇而辭工;漢彌爾頓鎮區和北安普頓鎮區的稅吏同欲請辭,但因找不到人接手而遭拒。[5]
聯邦逮捕令發出後,美國法警開始在北安普頓逮捕抗稅人。一開始平順進行,直到法警們開到麥昆吉(時稱Millerstown)[6],當地群眾聚集起來護著一名男子拒捕。由於抓不到人,法警就又逮捕其他幾個,把人帶回伯利恆 (賓夕法尼亞州)關押。
兩批不同的暴民各自誓言要把人救出來,向伯利恆進發[7][8]他們未經使用暴力就取得勝利,放掉了被捕的抗稅人。約翰·亞當斯總統為此召集一支由聯邦軍和當地民兵組成的部隊進軍鬧亂的市鎮,開始大肆逮捕暴民。包括約翰·福萊斯在內。
審判
三十人進聯邦法庭受審。福萊斯、Frederick Heaney (Hoenig/Haney)、和John Getman被控叛亂,在聯邦黨人鼓譟下判處絞刑。[9]約翰·亞當斯總統赦免了福萊斯等叛國罪犯。此舉是基於對憲法中的叛國罪作出狹義定義。他後來還補充道,這些叛亂分子是「卑微、可憐的德國人,對我們的語言和法律都一樣無知」[10],又被反對黨中的「大人物」所利用。他於1800年5月21日大赦全體涉案人員。[11]
參見
備註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