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一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1月27日、1983年分两次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4处。按照公布时的分类,分为革命遗址1处,古生物化石产地1处,古建筑、石刻8处,古遗址18处,古墓葬2处,其它4处。[1][2]:489
文化大革命前,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在1956年11月12日、1957年4月公布了两批保护文物古迹,共计13处。1980年,黑龙江省文管会将这13处文物古迹中选出9处,另增22处,经省政府批准后,在1981年1月27日发布《关于公布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将这31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在公布时已经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黑龙江省政府将日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罪证遗址、滴道万人坑遗址、滴道炼人炉遗址三处日本侵华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1981年、1983年公布的共34处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黑龙江省重新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保单位。[2]:489[2]:494-496[1]
Remove ads
列表
Remove ads
備註
- 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第一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东正教圣母升天教堂(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称东方正教圣母教堂)建于1935年,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3],与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一致
- 包括兴隆寺、石灯幢等
- 公布时已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1]: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2]: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3]: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4]: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5]: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6]: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7]: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 8]: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