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甘民樂與紀理歷聯合內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國在2010年5月6日舉行大選,五日後工黨籍的首相白高敦請辭。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及後邀請戴维·卡梅伦籌組新政府。最終,保守黨的甘民樂與自由民主黨的紀理歷組成「甘民樂與紀理歷聯合內閣」[1][2][3][4][5],或稱「第一次甘民樂內閣」,由甘民樂擔任首相領導內閣,而紀理歷則擔任副首相。這也是邱吉爾戰時內閣之後,英國首次的聯合政府。
Remove ads
內閣大臣中16人來自保守黨,5人來自自民黨;另外8名保守黨人和1名自民黨人列席內閣[6]。聯合內閣在2015年解散,改為由甘民樂單獨執政。
Remove ads
歷史
英國國會在2010年4月12日解散,同年5月6日舉行大選改選下議院。結果顯示沒有任何單一政黨取得下議院過半數,形成懸峙議會,當中最大黨保守黨尚欠20席才能得到過半數。
5月11日,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達成聯合政府協議[7][8]。新一屆國會在5月18日開始,先有上議院貴族和下議院的新任議員宣誓就職,下院亦舉行議長選舉。女皇在5月25日發表御座致辞,公佈政府的施政日程[9]。57名自民黨議員中,只有2位不支持共組聯合政府,分別是前黨魁查理斯·堅尼地和曼徹斯特威辛頓議員莊·利智[10]。
由於聯合政府協議訂定,若果自民黨人辭職離閣的話,接替的均需要為同黨。因此即使內閣經歷改組,入閣的自民黨黨員均為5人、列席內閣的一直都是1人[11]。
每個內閣委員會的正副主席都需要由兩黨的成員擔任,內閣亦有監察聯合政府運作的專責委員會。兩黨在部分議題上或許有分歧,而自由黨則同意會就該些議題的法案投棄權票,但兩黨的閣員都需要肩負集體負責制。另外,當甘民樂未能出席首相答問環節時,紀理歷就會代替其接受質詢[11]。
兩黨的前座議員會坐在一起,而後座議員則會分開[12]。兩黨各有自己的黨鞭,也會在補選互相爭奪議席[12]。甘民樂分別在2012年9月4日[13]和2014年7月14日改組內閣[14]。
聯合政府最重大的一次下議院落敗是在2013年8月29日,國會表決是否向敘利亞發動軍事攻擊,但在保守黨多名議員倒戈下被否決[15]。
Remove ads
內閣
- 2010年5月29日,財政部首席秘書大衛·勞斯被揭發涉及上屆議會的開支醜聞而辭職;北愛爾蘭事務大臣丹尼·亞歷山大接任財政部首席秘書;毛文浩則入閣出任北愛大臣[17]。
- 2011年10月14日,國防大臣霍理林被揭發與友人亞當·衛理泰進行軍備採購高層會議,他承認「錯誤地模糊了個人興趣同政府工作的差別」並決定請辭[18];運輸大臣夏文達接任國防大臣;財政部財務秘書簡意寧接任運輸大臣;助理黨鞭高怡·史密夫接任財政部財務秘書;格雷格·汉兹則出任助理黨鞭[19]。
- 2012年2月3日,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禤傑思因被起訴而請辭;商務、創新及技能政務次官愛德·戴維接任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助理黨鞭兼副首相國會私人秘書諾曼·蘭博接任商務政務次官;珍妮·衛理洛出任助理黨鞭;喬·斯溫森出任私人秘書[20]。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鏈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