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
Remove ads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正二十面體的一種星形化體,為正二十面體的面向外延伸並相交所形成的第四種立體,外觀看起來像是僅有框架的正十二面體[1]:49,由30個雙錐體組成[2]。這個立體最早由哈里·惠勒英语A._Harry_Wheeler發現,[3]並認為這個立體是一個離散的結構。[2]

事实速览 類別, 識別 ...

歷史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最早出現在哈里·惠勒英语A._Harry_Wheeler發表於1924年的論文《某些形式的二十面體與特定更高多面體的推導方式》中,惠勒將其描述為形式上離散的多面體[2],並將其編號為22。[3]在1920年至1930年間,米勒定義了一套規則來規範星形二十面體,這個規則能從無限多種星形化多面體中明確定義哪些多面體是「重要且特別」的[4],當中並未排除離散或不連續的結構[5],因此在1938年哈羅德·斯科特·麥克唐納·考克斯特帕特里克·杜·瓦爾英语Patrick du Val等人的著作《五十九種二十面體》也收錄了這種立體,並編號為11。[6]

構成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由30個雙三角錐以頂點接頂點的方式,沿著正十二面體的骨架組成。[2]

組成這個立體的星形二十面體胞為第10和第12個胞。[7]

Thumb
星形二十面體中的胞
Thumb
第四星形二十面體的胞

相關多面體

第十四星形二十面體

事实速览 類別, 識別 ...

第十四星形二十面體外觀是一個邊向某方向扭曲、且有孔洞的空心十二面體,其對稱性與凹五角錐十二面體類似。[1]:61這樣的結構在polyhedr.com出版的多面體組裝模型產品中被評價為「魔術邊」(Magic edge)。[8]

第十四星形二十面體在杜瓦記號中記為e1f1g1,不少最外層為g1的星形二十面體皆形如空心二十面體:[6]

更多信息 名稱, 杜瓦記號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