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筑前岩屋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筑前岩屋站(日语:筑前岩屋駅/ちくぜんいわやえき Chikuzen-Iwaya eki */?)是位於福岡縣朝倉郡東峰村大字寶珠山,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日田彥山線BRT(BRT彥星線)的車站。先前原為日田彥山線的鐵道車站。
本站是其中一個BRT的區間站,但只限由日田開出的班次。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設有以木及石柱建成的單層站房一座,本身是一組由三間獨立的尖頂屋,再藉通道上蓋將其串連而成的建築群體。站房位於中間。左側為男、女獨立式洗手間,右側為東峰村消防團第二分團的第二機械格納庫[2][3]。各建築物之間擺放了多個裝飾用的石柱及石塊,而站房地下部份亦有相當的面積是用作擺置石裝飾。
由於本站位處專用道路段,即使現時路線BRT化,站房仍然可以繼續使用。
站房內擁有兩層高的樓底,頂部採用木格及玻璃窗所組成,至於地下部份,候車室只佔樓面約三分一的位置,但四側均採用玻璃幕牆,使室內擁有很強的採光度,候車室內放置了多長木製候車座椅,而近驗票口處亦設置了一部投幣式的電話亭。BRT通車後,在站房外的販賣機旁也加裝了顯示班次的LED顯示屏。
第一代站房為山小屋風格的站房[3]
共設有兩個候車月台,是從原來的軌道範圍經重新整理後所建造的,在改良工程上,原來的島式月台及被山泥所埋蓋的路軌均全數拆去,平整地面後,把月台位置向站房一端遷移,往添田方向的月台正好位於原驗票口站外的屋簷部份,而往日田方向的月台大約設於原區域的中央位置,與原來的山坡保持一段距離。
往日田方向的候車室以鋼版和透明膠板所建成,設有以木材砌成的長櫈,背板的木圖案以位於本站與大行司站之間的三座「眼鏡橋」(第二大行司橋樑、寶珠山橋樑、栗木野橋樑)為靈感[4][5],是JR九州選定為7個特色候車亭之一;至於往添田方向的月台,在鐵路車站時亦早已放置了兩張木製長櫈在此,因而亦成為了現時的候車座椅,由於位處屋簷下,因此只設置了直立式的站牌作標示。
現時上、下行約半數的班次都會以此作交匯,而區間車方面,晚上以此為終站的104號末班車會在此留夜,然後待第二天晨早時作101號班次開回日田。至於另一班區間車在到站後會先稍作停留,然後會轉至下行的月台再開回日田。
-
往日田的候車亭(2023年9月)
-
往添田方向的BRT候車室(2023年9月)
Remove ads

設有島式月台1個,原可提供1面2線配置,但靠向站房一方的月台早已停用。鐵道停運前為列車不可交會的1面1線配置。向彥山方向的轉轍器及一段路軌亦被拆去,但向大行司方向的轉轍器及半分的路軌仍然被保留。截斷位被縛上了數塊枕木作標示,被截路軌末端也被拗彎。另外,月台出入口位於中央,是採用舊式、將少部份的月台邊沿削去,改成為梯級上落。
列車靠站時,往彥山方向為左側上落;往日田方向為右側上落。
歷史
- 1956年3月15日:日田線彥山至大行司之間開通[1]。
- 1960年4月1日:日田線與彥山線整合成為日田彥山線[6]。
- 1987年4月1日: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營運[7][8][9]。
- 1997年5月3日:站房改建[2]。
- 2017年:
- 2018年:
Remove ads
使用狀況
《福岡縣統計年鑑》及「東峰村統計網頁」均沒有本站的使用記錄。
自2016年度起,由於JR九州只公佈最多使用量的首300個車站後,本站不單未能顯示實際的使用量,就連表列於「超過100人」的附錄內也沒有打進過。BRT通車後,JR九州公佈BRT車站使用情況。
車站周邊

相鄰車站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