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籠屋

香港居住类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籠屋[1],是一種現存的特殊居住型式,居住者住在以鐵籠包圍的床位,故稱為籠屋,常見於香港之類地狹人稠房價又高的地區。

定義

香港政府對床位寓所(籠屋)的定義如下:[2]

租務管制的實施

實施分間單位租務管制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IVA部已於2022年1月22日開始生效。一般而言,規管範圍涵蓋不同類型的分間單位,包括板間房、床位、太空艙、閣樓籠屋天台屋和平台屋等。[3] 差餉物業估價署負責條例的執行工作。政府已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6支區域服務隊[4][5][6][7][8][9],協助差餉物業估價署在地區層面推廣新法例,提高公眾對新規管制度的認識和處理一般查詢等。政府亦委託一間非政府機構,設立及管理「劏房」租務管制資訊平台[10] (網址: www.sdu-info.org.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分享分間單位租務管制的資訊作宣傳及教育用途。

歷史

籠屋大約在1950年代出現,起初是給移民香港勞工暫時住宿[11] [12]

2009年末,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其中一間籠屋[13],十九人居住在六百多平方呎(約五十八平方米)空間,共用兩間廁格。截至2010年,仍有十萬人居住在籠屋[14]

香港政府對籠屋的回應是由於租金問題,而居住者不欲搬離市區,故只能住在籠屋[13]

注釋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