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市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市區
Remove ads

香港市區是常見的九龍和港島北之區域總稱。跟中國大陸台灣不同,香港人習慣以市區形容已經高度發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區新市鎮來分辨不同地方。

Thumb
常用定義(三)(下詳)包括了圖中紅色和綠色數字的區域

主要定義

Thumb
上圖為元朗公路往屯門方向近17號出口的指示牌,何謂「屯門市」並無準確定義,大概是指屯門新市鎮的中心地帶

香港市區的範圍在約定俗成下,有以下數個不同定義:

  • 常用定義(一)香港島九龍(不包括新九龍[註 1]),是根據於1842年及1860年割讓予英國的範圍作定義,亦即1935年市政局正名時管轄範圍[1](儘管市政局管轄範圍後來亦包括新九龍),故有「港九市區」之稱,亦是英屬香港時期最早開發的地區(維多利亞城位於此範圍)。這一定義與於半個世紀後即1898年才租借予英國的新界相對。
  • 常用定義(二)維多利亞港兩旁之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包括已高度發展的新九龍),此定義的範圍比(一)的稍為北移;是香港最繁華、人口最稠密的地段,政治、經濟與行政中心;最重要的商業區,包括中環尖沙咀等均位於這個範圍,是香港的「城市中心」。此地區由於中間沒有高山阻隔,在社會經濟有特別緊密的關係,例如電視廣播只需一個在慈雲山的發射站即可全面覆蓋[2]。而這區亦有類似社會問題,如空氣污染、居住環境狹窄、綠化地帶不足等。港島南區被剔出此名單是因為淺水灣赤柱石澳等因地理環境較貼近郊區,難以視作「市區」。
  • 常用定義(三):純粹以香港行政區劃的界線來劃分,包括整個九龍(連同新九龍)和香港島(連同港島南區),亦即(一)(二)總合起來的範圍,也是市政局解散前的管轄範圍。

還有一種較為寬鬆的定義,就是指香港境內以連綿密集現代化樓宇為主,有一定商業活動的地方(通常是香港島北岸、九龍〔包括新九龍〕,再加上各新市鎮的中心地帶);或可籠統稱之為「已建區Built-up Area)」。這是因為香港境內(包括香港島和九龍)有七成面積為郊區[3];若單計郊野公園面積則佔四成。

Remove ads

不同定義的範圍

Thumb
發展局規劃署定義下,綠色為「都會區」範圍
Thumb
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市區」(棕色)及「擴展市區」(藍色)範圍
Thumb
香港醫院聯網分佈圖

發展局規劃署

香港房屋委員會

定義列表

更多信息 定義, 港島南區 ...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