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翁牛特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翁牛特部蒙古语ᠣᠩᠨᠢᠭᠤᠳ鲍培转写Onnigud),又译翁里郭特,是明代蒙古「往流」諸部之一,翁牛特意为“王所领有”,入後將其編為翁牛特左、右翼兩旗。

需要注意的是成吉思汗诸弟的部落被泛稱「往流」(Ongliγud),在元代「東道諸王日语東道諸王」出現後已成了一个专名,又称“阿巴噶”(意为叔父)或“阿鲁蒙古”。各部统治者一直到15世纪末还保留其祖先的王号:齐王(西王)、广宁王(黄苓王)、济南王(进王、郑王)、辽王(刘王)。后来逐渐保留为其中一个部落的名字,一般译为“翁牛特”(Ongniγud),而往流的範圍大於後來的翁牛特。因二者發音相似,有不少人把《蒙古源流》記載的往流諸部當成《王公表傳》所记翁牛特部。

该部为成吉思汗弟哈赤温后裔(《王公表傳》等清朝史籍误记为铁木哥斡赤斤后裔)。1388年北元灭亡後,铁木哥斡赤斤后人辽王阿札失里降明,哈赤温后裔朵儿只被俘。大兴安岭以东绰尔河流域至朵颜山一带地区,被明朝设为兀良哈三卫。其中朵颜卫的土地和属民是原哈赤温后王管辖的地盘。此后部落游牧在大兴安岭以西,察罕达鲁花时期向明朝朝贡,部落也被称为“察罕万户”。其长子巴彦岱洪果尔诺颜时,所部始称“翁牛特”。博迪被拥立为大汗後,根据明朝文献《皇明北虏考》记载,汗廷有五大营游牧于大汗营帐周边,负责保卫大汗的安危,博迪大帐营地居中屯牧,东北边有“罔留”(即翁牛特)部。此时根据蒙古传统,分封察罕万户领地,形成了罔留内的翁牛特、喀喇车里克、伊苏特三个鄂托克。后南迁至锦州义州边外。16世纪中叶后,受到察哈尔内喀尔喀侵扰。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巴彦岱洪果尔曾孙逊杜棱和叔父栋岱青归附皇太极。清崇德元年(1636年)编为翁牛特左右翼二扎萨克旗,属于昭乌达盟。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19》,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参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