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脇野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脇野龍屬(學名:Wakinosaurus)又譯秋田龍,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日本九州,地質年代相當於下白堊紀的豪特里維階到巴列姆階。
在1990年,福岡縣北九州市的佐藤雅弘發現一顆獸腳類恐龍的牙齒。同年,北九州市自然博物館的岡崎美彦在期刊發表這個發現[1]。在1992年,岡崎美彦將這顆牙齒敘述、命名。模式種是佐藤脇野龍(W. satoi),屬名意為「脇野蜥蜴」,因為化石發現處屬於關門層群下部的脇野亞層群千石組;種名則是以發現化石的佐藤雅弘為名[2]。
正模標本(編號KMNH VP 000,016)是一顆牙齒,牙齒基部約3.29公分、寬1.04公分。根據估計,牙齒完整長度約7公分。牙齒有鋸齒狀邊緣,每5公厘有13個鋸齒邊緣[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