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脑化指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脑化指数(英語:Encephalization quotient, EQ)是一个用来描述动物大脑和身体比例关系的量,即真實腦容量和預期腦容量的比值,可大致表示該動物的智力[5] 。
腦化指數和相似的腦體質量比(脑容量與體重的比值)比起來為較好的指標,因為它考慮了異速生長的因素。腦化指數的關係與公式只適用於哺乳類,不適用於其他動物[6]。
腦與身體的大小關係
一般而言,動物腦的大小應隨身體變大而增大(呈正相關),體型較大的動物應有比小動物更大的腦部[7]。但這樣的關係不是線性的,小動物的腦部占身體的比例較大型動物為大,即擁有相對上較大的腦部,老鼠的腦部身體質量比為1/40(接近人類的比值),而大象雖智力甚高,其腦部身體質量比卻小的多,只有1/560[7][8] 。
導致這種趨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神經元的大小固定,當動物的腦部變大時,神經元的增加導致腦部增加的比例較身體其他部分的增加為少,這種現象引入了「頭部集中化指數」(cephalization factor);E = CS2,其中E與S分別是身體與腦部的質量,而C是頭部集中化指數。但只考慮身體和腦部的關係是不夠的,應同時考慮動物全身的大小,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