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茅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茅坤(1512年8月31日—1601年12月22日),字順甫,號鹿門,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文人、藏書家。所評選《唐宋八大家文鈔》,完成於萬曆七年已卯(1579年)仲春,對後世文學史有很大影響。
生平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科浙江鄉試第十一名舉人,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進士。授青陽縣知縣,丁父憂歸。服闋,二十二年(1543年)起為丹徒縣知縣,升禮部儀制司主事,改吏部稽勳司主事,二十七年(1548年)升南京兵部車駕司郎中,改南京禮部儀制司郎中,謫廣平府通判,升廣西按察司僉事,因鎮壓瑤民起義有功,升山東按察司副使、兵備大名,致仕歸里,居家五十餘年,三十六年(1557年)曾為浙江巡撫胡宗憲幕僚。
著作
著有《白華樓藏稿》、《玉芝山房稿》、《耋年稿》、《史記鈔》、《紀剿除徐海本末》等。
其所評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選輯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八家文章共164卷,宣揚此八人文章中得「六經」之精髓者,「唐宋八大家」的名稱即由此流行開來。
評價
錢謙益:「為文章滔滔莽莽,謂文章之逸氣,司馬子長(司馬遷)之後千餘年而得歐陽子(歐陽修),又五百年而得茅子。疾世之為偽秦漢者,批點唐宋八大家之文以正之。」[1]
王夫之:“詩之有皎然、虞伯生,經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死法之立,總緣識量狹小。如演雜劇,在方丈台上,故有花樣步位,稍移一步則錯亂。若馳騁康莊,取途千里,而用此步法,雖至愚者不為也。”[2]
逸事
《湖錄》記載茅坤的藏書在當時稱霸一方,有藏書樓數十間,仍充棟不能容,後由其孫茅元儀編寫《白華樓書目》,分為九學十部。九學為:一經學、二史學、三文學、四說學、五小學、六兵學、七類學、八數學、九外學。九學而外,再加世學,號曰十部。
家族
曾祖茅剛;祖父茅珪;父茅遷,號南谿。母李氏。重慶下[3]。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