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研國際音樂
臺灣音樂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華研國際音樂(英語:HIM International Music Inc.),台灣音樂製作與演藝經紀公司,由前上華唱片董事長呂燕清在公司被寶麗金唱片收購後於1999年5月1日創立。創立時名為「華葳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Huawei Music International Inc.),設立時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貳億元。2000年1月1日公司更名為「宇宙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Grand Music International Inc.),2001年4月1日公司更名為「數碼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Digital Music International Inc.),2001年9月1日公司更名為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月改為具有递归缩写的現名。其出版作品於海外的代理發行,在中國大陸境內由經典五大(北京)負責,香港地區則由維高文化負責。2012年10月26日,華研國際音樂以每股新台幣60元在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登錄興櫃交易(櫃檯中心:8446),是台灣第一家興櫃的文創產業公司。[1]2013年12月19日,華研國際音樂正式在櫃買中心掛牌上櫃[1][4]。
Remove ads
Remove ads
旗下藝人
已解約藝人
康淨淳 (2000年簽約,2002年合約到期) |
呂方 (2000年簽約,2002年合約到期) |
張智成 (2002年簽約,2006年合約到期) |
JS (2004年簽約,2006年2月28日合約到期) |
陳忠義 (JS) (2004年簽約,2006年2月28日合約到期) |
陳綺萱 (JS) (2004年簽約,2006年2月28日合約到期) |
阿桑 (2003年簽約,2006年11月12日合約到期) |
董事長樂團 (2000年簽約,2001年7月22日合約到期) |
杜文祥 (董事長樂團) (2000年簽約,2001年7月22日合約到期) |
吳永吉 (董事長樂團) (2000年簽約,2001年7月22日合約到期) |
林大鈞 (董事長樂團) (2000年簽約,2001年7月22日合約到期) |
林俊民 (董事長樂團) (2000年簽約,2001年7月22日合約到期) |
龔詩嘉 (2005年簽約,2007年12月25日合約到期) |
安伯政 (2007年簽約,2008年合約到期) |
楊宗緯 (2007年簽約,2007年合約到期),2007轉投華納唱片,2011年轉投環球唱片,2015年轉投天浩盛世,2021年自設工作室 |
花園精靈 (Garden Sister) (2006年簽約,同年解約) |
林珈安 (花園精靈 (Garden Sister)) (2006年簽約,同年解約) |
吳艾倫 (花園精靈 (Garden Sister)) (2006年簽約,同年解約) |
藍又時 2003年簽約,2007年合約到期,2007年轉投亞神音樂 |
吳尊 (飛輪海) (2005年簽約,2011年合約到期) |
盧學叡 2007年簽約,2007年合約到期,2007年轉投台灣索尼音樂娛樂,2010年轉投愛貝克思 |
謝震廷 2007年簽約,2011年合約到期,2013年轉投十全媒體唱片,2018年轉投種子音樂 |
劉明峰 2007年簽約,2011年合約到期 |
林維哲 (2010年簽約並組成SIGMA出道,2012年退團並解約) |
許仁杰 (2007年簽約,2011年合約到期) |
劉明湘 (2009年簽約,2011年解約),2011年轉投喜歡音樂 |
潘裕文 (2007年簽約,2011年合約到期)2011年自創夢不落工作室,2012年轉投亞神音樂,2017年轉投闊思音樂 |
孫自佑 (2009年簽約,2012年解約),2013年轉投海蝶音樂 |
呂建中 (Tank) (2005年簽約,2012年合約到期) |
劉力揚 (2008年簽約,2012年合約到期,同年轉投華誼兄弟) |
徐凱希 (鴨子) (2007年簽約,2012年合約到期,轉到鳳凰藝能,現為女子團體Twinko成員),2013年轉投Mios音樂,2014年轉投種子音樂,2017年轉投紅元素音樂 |
李宣榕 2007年簽約,2007年合約到期,2007年轉投台灣索尼音樂娛樂,2017年轉投種子音樂,2020年轉投福茂唱片 |
汪東城 (飛輪海) (2005年簽約,2012年合約到期) |
倪安東 (2009年簽約,2015年合約到期) |
賀軍翔 (2010年簽約,2015年合約到期) |
李杰宇 (2009年簽約,2010年組成SIGMA出道,2013年SIGMA解散,2014年合約到期) |
楊永聰 (2013年簽約,2015年解約) |
郭品超 (2010年簽約,2016年合約到期) |
周定緯 (2007年簽約出道,2010年組成SIGMA,2013年SIGMA解散,2016年7月底合約到期) |
黃新皓 (2014年簽約,2016年7月底解約) |
陳匡怡 (2011年簽約,2016年合約到期) |
邱翊橙 (毛弟)(JPM) (2015年簽約,2017年合約到期,轉到百鴻揚娛樂) |
潘柏希 (2015年簽約,2017年合約到期) |
蘇見信 (2014年簽約,2017年合約到期,2018年自創狠耐聽音樂工作室,2019年轉投何樂音樂) |
辰亦儒 (飛輪海) (2005年簽約,2018年合約到期) |
任家萱 (S.H.E) (2000年簽約,2018年9月30日合約到期,已自創任真美好) |
田馥甄 (S.H.E) (2000年簽約,2018年9月30日合約到期,已自創樂來樂好) |
陳嘉樺 (S.H.E) (2000年簽約,2018年9月30日合約到期,已自創勁樺娛樂) |
謝佳見 (2016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輝映藝和創藝) |
林美秀 (2014年簽約,2018年合約到期,轉到繁星浩月娛樂) |
炎亞綸 (飛輪海) (2005年簽約,2019年10月24日合約到期,2019年自創晴空鳥國際有限公司,2020年轉投台灣索尼音樂娛樂) |
鍾欣愉 (2011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繁星浩月娛樂) |
林艾璇 (Popu Lady) (2010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輝映藝和創藝) |
洪詩涵 (Popu Lady) (2012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繁星浩月娛樂) |
吳昀廷 (Popu Lady) (2012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繁星浩月娛樂) |
陳庭萱 (Popu Lady) (2012年簽約,2019年合約到期,轉到球狀星團娛樂) |
劉宇珊 (Popu Lady) (2012年簽約,2020年合約到期,轉到繁星浩月娛樂) |
邱勝翊 (JPM) (2015年簽約,2020年合約到期,轉到喜鵲娛樂) |
廖允傑 (JPM) 2015年簽約,2020年合約到期 |
黃柏語 2014年簽約,2020年合約到期 |
飛輪海 (2005年簽約,2019年10月24日合約到期) |
JPM (2015年簽約,2020年合約到期) |
謝和弦 (2003年簽約,2007年合約到期,2007年轉投亞神音樂,2014年轉投華納唱片,2020年轉投馬槽音樂) |
Popu Lady (2012年簽約,2020年2月29日合約到期) |
王儷婷 (2009年簽約,2021年合約到期) |
江宏傑 (2017年簽約,2023年合約到期) |
文慧如 (2017年簽約,2024年合約到期) |
林愷倫 (2017年簽約,2024年合約到期,2024年自創Boots n’ Cats Records個人工作室) |
周蕙 (2013年簽約,2024年合約到期,2025年轉投群石國際) |
發行唱片列表
爭議事件
2015年9月22日,華研國際音樂宣布決定以網友票選的方式踢除Popu Lady其中一名團員,並將投票網站正式上線。被踢除的團員不得再參加其後的專輯演唱及宣傳,贏家則可推出個人寫真EP,此舉亦引起話題[5][6][7]。10月2日,《Get Out Of Popu Lady》淘汰賽由粉絲投票至11月20日。期間,票數過高且呈現不合邏輯狀態,網友一致認為是黑箱作業,但對此華研音樂稱絕無黑箱作業,是粉絲投票「太過踴躍」,引發網友吐槽,「以前節目投票也不見粉絲這麼熱情」。
同年11月22日,淘汰賽公布結果當天,網路投票加上現場500位歌迷投票,最後兩名的大元跟宇珊票數完全相同(皆38072票),華研音樂宣布不淘汰任何團員。但此活動已引起歌迷甚至各媒體的負面反應,包括「瞎爆!」[8]、「整場淘汰賽是一場最荒唐的鬧劇」[9]、「超爛行銷」[10]、「根本是炒新聞」[11]等對華研音樂的不佳觀感。
2016年7月,華研旗下歌手田馥甄推出新專輯《日常》,砸錢邀韓國導演Jinsoo Chung拍攝〈人間煙火〉MV,推出短短一天卻招致一片負面評論,被形容為「遊覽車上的卡拉OK伴唱帶」[12],華研表示「尊重藝術創作」。但其後,歌迷於國外影音網站發現,此位韓國導演早在數年前即拍攝過一支個人微電影,而〈人間煙火〉MV中的美國外景即是挪用此舊作片段。8月,田馥甄宣布於台北小巨蛋開唱,但又因賣票系統問題,親自發文回應[13]。
2016年10月22日,華研以一張「單曲」499元的售價發行旗下藝人Ella的2016年單曲《渾身是勁》,並僅販售限量的「2016張」,單曲的高昂價格引起廣大歌迷反彈。同月26日,Ella個人臉書表示將售價由499元降至299元,希望能平息歌迷反彈,但價格來回更改已引起不滿。
2018年3月26日,田馥甄宣布將推出4張個人專輯的黑膠版本,不料引起部分歌迷反彈,認為華研國際音樂不斷以舊作品換新包裝重新販售,作法同之前 S.H.E 的「小時帶」卡帶,皆是以同樣內容再製吸引粉絲消費。對此,田馥甄親上火線回應:「消費是一種選擇,有選擇的時候就是自由的。我猜想公司推出黑膠唱片其中的心意,應該是覺得用心製作的四張專輯,值得用另一種音質形式呈現或記錄;同時也想與對聲音有更進一步追求或熱愛黑膠的朋友分享。」
參考資料
備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