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古征服吐蕃
蒙古帝国历史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古征服吐蕃是指13世纪以来蒙古对于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入侵。蒙古帝国最早與吐蕃的交往,根據西藏歷史紀錄的説法是蒙夏戰爭以後。蒙古的首次入侵發生在1240年,當時多達那波率3000人入侵吐蕃,造成500人死亡。之後吐蕃投降阔端成為蒙古帝国一部分。元朝建立后扶持薩迦巴統治吐蕃地区,並在元大都設宣政院,统管藏地和佛教事宜。[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10月23日) |
史料匮乏
由于相关资料质量参差不齐,人们对蒙古征服吐蕃的过程知之甚少:藏文史料对蒙古社会和历史记录不多,波斯文资料则将吐蕃和西夏(唐古特)混为一谈,而汉文史料经常误译与西藏有关的信息。一些藏文书籍完全混淆了蒙古皇室的系谱,张冠李戴的情形时有发生,学者们据此认为,使用藏文资料中有关蒙古入侵的内容必须极其谨慎,汉文史籍通常更可靠一些。然而,由于同时期的汉文记录大多更关注与中国本部有关的事件,对吐蕃仅有只言片语。明朝所修的《元史》仅包含有关蒙古入侵吐蕃的零星信息,对蒙古帝国初期统治的记载亦非常稀少。[2]
由于资料匮乏,目前学术界对于蒙古征服吐蕃主要有两种观点。蒙古入侵后数个世纪撰写的蒙古文和藏文文献,如《黄史》、《蒙古源流》、《如意宝树》、《蒙古佛教史》等的记录为“传统”说法。此说认为,1207年吐蕃各部落首领们会盟後决定归顺成吉思汗,但由于成吉思汗去世后停止纳贡,导致1240年阔端王子入侵西藏作为报复。1252年及之后,蒙古人进一步发动军事行动,最终将西藏置于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任命萨迦派高僧摄政。1977年,这一记述被美国藏学家特瑞尔·威利的说法所取代,他认为1240年才是蒙古人征服吐蕃的开端。21世纪初,学术界开始认识到蒙古人对吐蕃的征服是渐进式的,从13世纪40年代持续到50年代,并非一蹴而就。[3]
Remove ads
過程
蒙古人何时开始与藏人接触已不可考。据《元史》记载,速不台在成功击败钦察人后返回蒙古,并洗劫了沿途的吐蕃边境部落。1225-1227年蒙古军攻打西夏期间,速不台征服了居住在藏区北端的撒里畏兀儿人。1225年吐蕃帅尼伦、回纥帅阿必丁发动叛乱,被蒙古将领郭德海平定。1236年蒙古军进攻四川时,宗王末哥与先锋按竺迩分兵取宕昌、阶州(今武都)、文州(今文县)等地,招降吐蕃酋长勘陁孟迦十族,并赏给他们银质徽章。[4]
宗王闊端,是蒙古大汗窩闊台的兒子和貴由的弟弟,1240年被委派入侵吐蕃(目的是制服南宋)。當時蒙古屠殺了直贡的一些僧人和平民,烧毁了直贡寺。蒙古人希望找到一個單一的君主來投降,但卻發現吐蕃早已經分裂,各部落自行其是,並沒有一個中央政府。於是找來勢力最大的法主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到凉州(今甘肅武威)谈判。[1]
1246年,藏傳佛教薩迦派首領薩迦·班智達應闊端的邀請,攜其十歲的侄子八思巴和六歲的侄子恰那多傑到達河西走廊的涼州。1247年,貢噶堅贊與闊端會晤,商討吐蕃的歸屬事宜。隨後,薩迦班智達寫《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致烏思藏善知識大德及諸施主的信》,勸說吐蕃政教首領無條件歸屬蒙古皇室。[5]阔端在见识到萨迦·班智达强大的个人魅力和雄辩能力以及医学技巧之后,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极力劝说班智达留在凉州。
结果
蒙古人于是在西藏驻军、普查人口、设立驿站,元朝還在中央設以八思巴为首的宣政院管理佛教事務,並派親王出镇吐蕃,一直到元末帕木竹巴政权成立,推翻親元的薩迦政權為止。
後續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衛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發兵攻打西藏藏巴汗政权,并于次年(1642年)再次降服衛藏(包括前後藏),建立和硕特汗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准噶尔汗国派兵入侵西藏,次年(1717年)攻入拉萨,杀死了和硕特末任可汗拉藏汗,和硕特汗国灭亡。西藏遂为准噶尔汗国所统治,直到三年后(1720年)准噶尔军被清朝军队驱除出西藏,清朝遂征服并统治西藏。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