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德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蔣德璟(1593年—1646年),中葆八公[1],又号若柳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福全所人,祖籍直隸歙县(今安徽),明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事实速览 蔣德璟, 籍貫 ...

生平

蔣德璟中式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舉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丁憂歸。七年七月授編修,管诰敕撰文。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

崇禎時,遷少詹事崇禎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兵部尚书,增饷銀二百八十万兩,後來楊嗣昌卒於軍,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

崇禎十五年(1642年)首輔周延儒薦拔「德璟可大用」,與黃景昉吳甡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之前崇禎帝問:“天變何由弭?”對曰:“拯百姓,即弭天變。近加遼餉千餘萬、練餉七百萬,民何以堪!祖制:三協止一、一、一總兵。今增二督、三撫、六總兵,又設副將以下數十人;權不統一,何由制勝”。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德璟博聞強識,“九邊厄塞、河漕屯牧、鹽策水利、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2]性鲠直,能用人,陳子壯倪元璐顧錫疇皆由他推薦,謂「賢才不可不惜」[3]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日益勢大,戶部主事蔣臣請行鈔法,聲稱每年造鈔三千萬貫,一貫定價一兩,每年可得銀三千萬兩,然而蔣德璟認為「百姓雖愚,誰肯以一金買一紙」,但崇祯帝仍然採納鈔法[4]。二月,賊勢漸逼,崇祯帝令群臣廷議,討論到少詹事項煜讓太子南遷之議,蔣德璟大力支持,但崇禎帝不作回應[5]。後來又與崇禎帝争論「練餉」利弊,使得崇禎帝震怒切責,因而蔣德璟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後,李自成攻入京師,崇禎帝自縊煤山,明亡。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蔣德璟與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時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敗走,德璟絕食,是月卒于家中[6]

Remove ads

家族

蔣光彥,萬曆壬辰进士,官至江西副使。

著作

著有《敬日堂集》10卷、《視草》10卷、《奏疏》10卷、《花磚小草》1卷、《使淮詩》1卷、《使益詩》1卷、《使還詩》1卷、《小賦集》1卷、《海北省視》2卷、《黃芽園詩》1卷、《石桃丙舍稿》2卷、《中興一統鏡》1卷、《榕壇十八答》1卷、《 經珠經經》1卷及《愨書》、《詩文集》等。

評價

陳盟雪《崇禎內閣行略》評價曰:「德璟世家閥閱,諳練典故,謹飭好修,循默守成,未能有所發攄,僅克保其身而已。士論惱之。」

軼事

蔣德璟的官話帶有些許的口音,其他朝臣覺得聽起来很吃力,但就屬明思宗喜歡且聽得懂[7]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