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齡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蕭齡之(587年—656年2月14日),字雍州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市區)人[1],祖籍蘭陵郡蘭陵縣唐朝官員,齊高帝之孫蕭子賢之曾孫。

事实速览 蕭齡之, 姓名 ...

生平

隋朝大業年間,蕭齡之補左親侍,不久即遷本衛司兵參軍,加建節尉,不久又拜朝散大夫直內史。蕭齡之跟從隋煬帝江都郡時,因忠諫忤旨被遣,遷任振武府鷹揚郎將。大業十四年(618年),煬帝被殺,蕭齡之投奔李密,又改投大將軍李淵,授大將軍府員外散騎侍郎、行通事舍人

唐朝初年,蕭齡之遷任邵州刺史。武德九年(626年),蕭齡之轉任淅州刺史。貞觀元年(627年),蕭齡之轉任山南道觀風俗大使,後被徵還入朝,擔任司農少卿,加散騎常侍。貞觀五年(631年),蕭齡之出任深州刺史。貞觀八年(634年),蕭齡之轉任渝州刺史。蕭齡之因在渝州任內政績卓著,遷任使持節、都督黔十三州諸軍事、黔州刺史。

貞觀十八年(644年),蕭齡之遷任使持節、都督廣十四州二府諸軍事、廣州刺史。蕭齡之在廣州任內政績卓著,但卻大肆受賄,收受了嶺南土豪左智遠及馮盎妻等人行賄的金银奴婢[2]

永徽元年(650年),蕭齡之遷任持節、華州諸軍事、華州刺史。永徽二年(651年),蕭齡之在廣州任內受賄之事被告發,遂被免官削爵,流放嶺南[2]顯慶元年正月十四日(656年2月14日),蕭齡之去世,享年七十歲。顯慶二年十月六日(657年11月17日),蕭齡之歸葬雍州萬年縣洪原鄉之少陵原。

Remove ads

後代

  • 子:蕭德昭,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禮部侍郎、雍州長史、右金吾將軍、蘭陵縣開國子,追贈同州剌史、蘭陵穆公。
    • 孫:蕭璿(652年-717年),字待價,河南尹、上柱國、酇縣開國男。
      • 曾孫:蕭諲,右率府長史[3]
      • 曾孫:蕭誼(692年-757年),字敦信,正議大夫、守潁王傅、賜紫金魚袋、上柱國。
        • 玄孫:蕭良乾,彭州錄事參軍。
        • 玄孫:蕭良貞,靈州錄事參軍。
        • 玄孫:蕭良童,宋州虞城縣尉。
        • 玄孫:蕭良緒,吏部常選。
        • 玄孫:蕭良甫[4]
    • 孫:蕭瑷,膳部郎中、河南道宣勞使、晉州刺史[3]
    • 孫:蕭瑾(?-732年),字温玉,排行第八,蘄州刺史。夫人清河崔氏
      • 曾孫:蕭説[5]
  • 子:蕭德亮,蜀州晉原縣令。
    • 孫:蕭寡尤(655年-726年),字慎言,朝請大夫、行嘉州長史、上柱國。
      • 曾孫:蕭惟岳
      • 曾孫:蕭惟翰[6]
      • 曾孫:蕭惟孝,字子敬,中散大夫、郢州刺史。
      • 曾孫:蕭某
    • 孫:蕭某
      • 曾孫:蕭某
        • 玄孫:蕭某
          • 五世孫:蕭某
            • 六世孫:蕭郃,鄉貢進士[10]
  • 子:蕭德琮,博州長史[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 《大唐故持节华州诸军事华州刺史柱国方阳县开国男萧使君(齡之)墓誌铭并序》,載毛陽光:《唐萧龄之墓誌考释》,《唐史论丛》第11辑,2009年。
  • 《唐故朝议郎行门下省符宝郎上柱国萧府君(寧)墓誌铭并序》,載潘萍:《西安新出土唐<萧宁墓志>简考》,《碑林集刊》第21辑,2015年。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