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裸子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裸子植物
Remove ads

裸子植物學名Gymnospermae)是指種子植物中,胚珠在一開放的孢子葉邊緣或葉面的植物,孢子葉通常會排列成圓錐的形狀;由於孢子葉並不向內卷合包覆胚珠,所以也無子房的構造。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传统分类中包含的子类群 ...

裸子植物共有6個[註 1]約1488超過一千[1] 。裸子植物这个名称源自希臘語「γυμνόσπερμος」,意指「裸露的種子」,因為裸子植物的胚珠外圍沒有子房壁保護,故稱做裸子植物。與之相對的是種子植物的另一主要類群被子植物,其胚珠則是在向內卷合的心皮(一個邊緣相接的胞子葉)內受到包被與保護。

裸子植物會產生孢子,有發展成似花粉的「小孢子」和留在胚珠裡的「大孢子」兩種。當受精(大孢子和小孢子結合)之後,形成的胚芽便會和其他細胞組成胚珠,並發展成種子。

裸子植物起源于3.85亿年前的中泥盆世,繁盛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在白垩纪随着被子植物的兴起后衰落[2]

Thumb
花旗松的毬果
Thumb
斯氏非洲苏铁的毬果
Remove ads

分類

在早期的分類裡,裸子植物被認為是一個「自然」的群體。但是,一些化石的發現猜測被子植物可能演化自一裸子植物的祖先,這將使得裸子植物形成一個並系群,若將所有滅絕的物種都考慮進來的話。現代的親緣分支分類法只接受單系群的分類,可追溯至一共同的祖先,且包含著此一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因此,雖然「裸子植物」一詞依然廣泛地被使用來指非被子植物的其他種子植物,但之前一度被視為裸子植物的植物物種一般都被分至五個類群中,以讓植物界內的門都有著相同的階層。

考慮其他已滅絕的裸子植物,現存物種的分子種系發生學已和其對於開花植物是組成一單系群或併系群的形態類別相衝突。而還在爭議上的還有,買麻藤門會是被子植物的旁支,亦或是其他已滅絕的裸子植物之旁支,或同源。

種系發生學

种子植物 Spermatophyta

Moresnetiopsida Doweld 2001

Lyginopteridopsida Novák 196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皱羊齿目 Pachytestopsida Doweld 2001

华丽木目 Callistophytales Rothwell 198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盾籽目 Peltaspermopsida Doweld 2001

Umkomasiales Doweld 2001

末端裸子植物 Acrogymnospermae

苏铁门Cycadophyta

银杏门 Ginkgophyta

买麻藤门 Gnetophyta

松柏门 Pinophyta

Phasmatocycadopsida Doweld 2001

Pentoxylopsida Pant ex Doweld 2001

Dictyopteridiopsida Doweld 2001

Cycadeoideopsida Scott 1923

开通目 Caytoniopsida Thomas ex Frenguelli 1946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并系群)
Remove ads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