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謝道韞
東晉女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谢道韫(?—?),又作謝道蘊,字令姜,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東晉時期著名诗人,原有詩集數卷,今多數以遺失,僅有《登山》、《擬稽中散詠松》等零星作品存世。謝道韞是宰相謝安的姪女,安西將軍谢奕的女兒,將領謝玄的長姊,書法家王凝之的妻子。她最出名的典故是“詠絮之才”。[1][2]
人物生平
謝道韞出身富貴,父親是豪族謝氏的謝弈,母親則是同爲豪族的阮氏的阮容,謝道韞因此飽讀詩書。[1]
謝道韞自幼聰慧過人。相傳,一次她的叔父謝安想考察晚輩們的才幹,便問:“《毛詩》何句最佳?”谢道韫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謝安又指著窗外飛雪讓孩子們描述。侄子謝朗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沉思片刻后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從此,謝道韞聰慧遠近聞名。[1]《三字经》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3]
謝道韞嫁入門閥世家王氏,丈夫是著名書法家王凝之。王凝之和當時諸多紈絝子弟一樣,沉迷玄學,不思進取,才華遠不及謝道韞,常常被她指責不學無術。[2]
一次,王凝之之弟王獻之與客人辯論,因理論水準差而節節敗退。謝道韞在内室為他著急,但是礙於當時的禮法無法現身替他解圍。於是在門前掛起一張白布,躲在布後與客人辯論,捍衛王獻之的論點,最終客人心服口服。[1]
謝道韞在王家生活平淡,東晉卻因門閥世家揮霍無度,加之自然災害頻發,民變四起。孫恩盧徇領導的起義攻至王凝之任内史的會稽城,王凝之竟迷信道教,不積極備戰,反而做法事祈求天兵馳援。謝道韞無奈,只好親自招募勇士、訓練家丁,準備禦敵。孫恩攻入城内后,憤怒的軍隊將王家上下殺戮殆盡。謝道韞奮勇抵抗,殺敵數人,最終被俘。她保護著年幼的侄子厲聲喝斥:“這事和其他家族無關!”孫恩并非跋扈恣暴虐之人,為之動容,於是釋放了二人。[1][2]
戰亂結束後,謝道韞仍居住在會稽,打理門戶,閑時寫詩。新任會稽郡守劉柳素聞謝道韞的名聲,便去拜訪她。謝道韞沒有推辭,整理妝容后在帳中接待了劉柳。劉柳見她風韻高邁、叙致清雅,二人相談甚歡。她後來回憶道:“親從雕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1][2]
文學作品
谢道韫长于诗文,《妇人集》说記載: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 ,如今僅存《登山》和《拟嵇中散咏松》兩首。[4]由於存世篇目較少,難以系統評價其文學風格,但後人仍能結合她的人生經歷和詩文内容一窺她的内心。
擬嵇中散詠松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雕。
願想遊不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遙。
這首詩不同於當時女性詩歌普遍的婉約細膩風格,反而展現出豪邁大氣的氣質,近似於男性詩人的筆觸。詩中既體現了謝道韫堅韌的性格與卓越的才華,也流露出她因困于時代、身不由己而對命運無常的慨嘆。
人物評價
《晉書·列女傳》:夫繁霜降節,彰勁心於後雕;橫流在辰,表貞期於上德,匪伊尹子, 抑亦婦人焉。自晉政陵夷,罕樹風檢,虧閑爽操,相趨成俗,薦之以劉石,汩之以 苻姚。三月歌胡,唯見爭新之飾;一朝辭漢,曾微戀舊之情。馳騖風埃,脫落名教, 頹縱忘反,於茲為極。至若惠風之數喬屬,道韞之對孫恩,荀女釋急於重圍,張妻 報怨於強寇,僭登之後,蹈死不回,偽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 守節而就終,斯皆冥踐義途,匪因教至。聳清漢之喬葉,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貞蕤, 無慚雅引,比夫懸梁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1]
劉柳: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 使人心形俱服。[2]
濟尼: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2]
王夫之:(谢道韫詩)入手落手轉手,總有秋月孤懸、春雲忽起之勢,不但古今閨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當年,猶有凝滯之色,方斯未逮也。[5]
关系
- 堂伯父:谢尚,谢僧韶与谢僧要为谢道韫堂姐妹。
- 堂姑:谢真石,皇太后褚蒜子为谢道韫堂表姐。
注釋
参见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