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喉鹨

鹡鸰科鹨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喉鹨
Remove ads

红喉鹨学名Anthus cervinus),又名赤喉鹨,为鶺鸰科鹨属鸟类。在歐洲北部和古北界的遠北地區繁殖,並在阿拉斯加北部有少量分佈。它是一種長途遷徙的候鳥,冬季會遷徙至非洲、東亞,以及美國西海岸。它是歐洲西部的迷鳥。

Thumb
事实速览 红喉鹨,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詞源

其學名來自拉丁語屬名Anthus 是草原小鳥的名稱,而種名cervinus 意指「鹿色的」,來自 cervus,即「鹿」。[3]

描述

這是一種小型,成鳥在繁殖季節容易以其磚紅色的臉和喉部辨認。其他羽毛形態下,該物種的外觀並不顯眼,背部有粗重的棕色條紋,帶有白色肩羽條紋,腹部為白底黑紋。其外形與草地鷚極為相似,在秋季時與林鷚也相似,但由於頭頂、背部、側腹、臀部和胸部的條紋較多,整體上顯得更加條紋化。赤喉鷚的飛行強勁且直接,飛行時會發出獨特的 psii 叫聲。[4]

分布與棲地

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拉普兰、前苏联、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非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泰国、朝鲜、菲、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四川、长江以南地区、西至云南、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开阔的林间空地、草地、灌木丛、沼泽地、农田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勘察加。[2]

行為

Thumb
Anthus cervinus - 土魯斯博物館

赤喉鷚原生於北歐和亞洲的北方針葉林區。其繁殖棲地包括山地、沼澤和苔原等開闊地區。巢築於地面,通常在草叢旁、粗糙草地或沼澤中的小土丘上,由乾草和莎草組成,內襯馴鹿毛或絨毛。雌鳥會產下四到六枚卵,並孵化約兩週。雛鳥約12天後羽翼豐滿,準備離巢。赤喉鷚和其近親一樣以昆蟲為食,但也吃種子。[4]

狀態

赤喉鷚的分佈範圍非常廣,全球總數估計約為兩百萬隻。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該物種被列為無危,因其種群數量穩定,並未面臨特別的威脅。[5]

圖庫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