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轩甍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轩
Remove ads
历史及分类

首批被描述的轩甍龙化石是由在科罗拉多州卡农城东北3.8英里处著名化石产地花园公园乳头山("Cope's Nipple")附近的科普3号采石场(Cope's Quarry 3)为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工作的教师奥雷玛·威廉·卢卡斯(Oramel William Lucas)在晚侏罗世提通阶地层中发掘出来。[1][2]目前归入轩甍龙的化石非常零碎,且仅来自单个个体,包括一节背椎、两根部分神经棘、两节尾椎椎体和一个肋骨碎片。[3][2]这些化石随后被寄给科普,科普则于1878年将其作为化石战争——即科普和耶鲁大学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争夺美国西部化石的角逐——的一部分而简要描述。[4][3]科普误将附近发现的一个兽脚类股骨(可能属于异特龙)归入该标本,这让他相信它是一只与暴风龙或斑龙相关的兽脚类,甚至可能是自己之前描述的三型齿暴风龙(Laelaps trihedrodon)的异名。[3][5][6]属名意为“很高的屋顶”,指背椎高大的解剖结构,但种名释义并未给出。[註 1][6]第二年即1879年,科普根据来自科罗拉多某未知地区的几节椎骨、四肢骨骼及牙齿命名了另一个物种“丝氏轩甍龙”(Hypsirhophus "seeleyanus"),这些化石现已遗失,且均属于兽脚类而非剑龙类。[4][2][3]科普对该物种的命名亦不规范,使其成为一个裸名。[3][2]1897年科普去世后,轩甍龙正模标本被转移至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并编号为AMNH 5731。[5][2]

直到许多年后才根据剑龙完整骨骼描述将轩甍龙归入剑龙类,当时科普的的竞争对手马什于1892年将其分类为剑龙科。[8]后来一些研究者认为轩甍龙是剑龙的异名[5]或疑名,[9]尽管肯尼斯·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和彼得·加尔冬(Peter Galton)已根据椎骨差异提出轩甍龙是一个不同的有效属。[1][2]
Remove ads
描述
由于正模标本过于零散、缺乏描述且仅发现过一件标本,因此目前对轩甍龙所知甚少。肯尼斯·卡彭特指出该属可根据以下特征鉴别:①轩甍龙后关节突之间的圆形窝与剑龙的垂直沟槽相对;②轩甍龙自后关节突基底延伸至神经管的中嵴与剑龙的无嵴相对(剑龙蹄足种仅有一个沟槽,狭脸种亦是如此);③轩甍龙基底横截面前表面凸出与剑龙的凹陷相对。[2][1]背椎很高,尽管不完整却仍高达47厘米,是已知最大的背椎之一。[9][1]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