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型校舍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列表按照校舍設計及版本,列出香港所有連環型校舍[1]的資料。

半連環型(扁對流窗設計)









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 | 學校名稱 | 落成年份 | 現時用途 (如適用) |
備註 | 首次編配性質 | 承建商 |
---|---|---|---|---|---|---|---|---|
灣仔區 | (不適用) | 1 |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 1979[2] | 香港島唯一一座同類型校舍,5樓實驗室設有入牆通風櫃 通風窗曾經被改裝 遷校時名為「維多利亞工業學校」 |
遷校 | ||
荃灣區 | 1 | 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 | 1982 | 新建 | (待補) | |||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 1979[3] | |||||||
象山邨 | 1 | 路德會呂明才中學 | 1978 | 德信建築 | ||||
石圍角邨 | 2 |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 1980 | 因興建港鐵荃灣車廠而獲遷校[4] | 遷校 | 環宇建築 | ||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 1979 | 新建 | ||||||
葵青區 | 葵盛西邨 | 2 |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5] | 1978 | ||||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 | ||||||||
(不適用) | 1 |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 | 1982[6] | |||||
麗瑤邨 | 1 | 葵涌循道中學[7] | 1978 | 祥興建築 | ||||
長青邨 | 1 |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8] | 全港第一座由房委會代建的同類校舍[9] | |||||
(不適用) | 1 | 下葵涌官立中學 | 1977 | 青年學院(葵涌) | 創校時名為下葵涌官立工業中學 全港第一座連環型校舍[10] 2009年被明令殺校 |
|||
屯門區 | 1 | 屯門官立中學[11] | 1982 | |||||
元朗區 | 1 | 趙聿修紀念中學 | 1981 | 特別設計 禮堂「聿修堂」於2000年以前曾為區域市政局轄下的公共表演場地,其後由元朗劇院取而代之 |
||||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12] | 1982 | |||||||
大埔區 | 大元邨 | 2 | 迦密柏雨中學 | 1979 | ||||
新界鄉議局大埔區中學 | 1981[13] | 永成建築 | ||||||
(不適用) | 1 | 大埔官立中學 | 1984 | 大埔藝術中心 | 特別設計,禮堂為大埔文娛中心一部分 全港最後一批採用扁對流窗的半連環型校舍之一,也是唯一一所於5樓實驗室設有入牆通風櫥位置的同款校舍 2014年被明令殺校 |
|||
沙田區 | 美林邨 | 1 | 佛教黃允畋中學 | 1984[14] | 全港首座採用全機械化建築法的同類校舍[15] 全港最後一批採用扁對流窗的半連環型校舍之一,也是最後一座沒有入牆通風櫥位置的同款校舍 |
香港寶嘉建築 | ||
新田圍邨 | 1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 1983 | 順成建築 | ||||
乙明邨 | 1 |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 1981 | |||||
沙角邨 | 1 |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16] | 新利建築 | |||||
禾輋邨 | 1 |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 1978[17] | 天順有限公司 | ||||
沙田第一城 | 1 |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18] | 1982 | 由屋苑的發展商(恆基兆業牽頭,新世界發展、新鴻基地產及長江實業)代建,再按照批地條款將業權移交財政司法團[19] | 協興建築 | |||
離島區 | (不適用) | 1 | 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 | 空置 | 2006年被明令殺校 基督教正生書院曾打算遷校至此校舍,但遭居民反對後作罷 於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期間,曾用作放置由駿洋邨遷往竹篙灣隔離營的布草物資 |
|||
合計︰25座 |
全連環型(扁對流窗設計)






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以組為單位) | 學校名稱 | 落成年份 | 現時用途 (如適用) |
禮堂位置 | 備註 | 首次編配性質 | 承建商 |
---|---|---|---|---|---|---|---|---|---|
觀塘區 | 順利邨 | 1 | 觀塘官立中學 | 1982 | 下層 | 特別設計,兩間校舍呈L型排列,以配合地盤限制 市區唯一一組全連環型校舍 |
新建 | 均利建築 | |
順利天主教中學 | 上層 | ||||||||
葵青區 | 荔景邨 | 1 | 荔景天主教中學 | 1979 | 上層 |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 |||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 下層 | ||||||||
屯門區 | 大興邨 | 1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20] | 下層 | |||||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 上層 | ||||||||
湖景邨 | 1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1982 | 上層 | |||||
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21] | 下層 | ||||||||
友愛邨 | 1 |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22] | 1981 | 下層 | 德榮建築 | ||||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 上層 | ||||||||
安定邨 | 1 |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23] | 下層 | ||||||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上層 | ||||||||
北區 | 彩園邨[註 1] | 1 |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24] | 1982 | 上層 | 耀榮建築 | |||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25] | 下層 | ||||||||
沙田區 | 瀝源邨 | 1 |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26] | 1978 | 下層 | 全港第一組全連環型校舍[27]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
|||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 上層 | ||||||||
禾輋邨 | 1 | 沙田培英中學[28] | 1979 | 下層 | 天順有限公司 | ||||
沙田蘇浙公學 | 上層 | ||||||||
新翠邨 | 1 | 沙田崇真中學[29] | 1985 | 循理會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學(未動工改裝)[30] | 上層 | 全港最後一組採用扁對流窗設計的連環型校舍 與同一代校舍不同,5樓實驗室有預留通風櫥位置 2011年遷往同區名城另一校舍 曾為港島中學臨時校舍 |
均利建築 | ||
五育中學 | 下層 | 全港最後一組採用扁對流窗設計的連環型校舍 與同一代校舍不同,5樓實驗室有預留通風櫥位置 第一所因教育署市區遷校計劃而遷校的校舍 |
遷校 | ||||||
(不適用) | 1 | 台山商會中學[31] | 1984 | 下層 | 特別設計,特別室大樓面向禮堂的窗戶僅設4扇,而非標準的6扇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全港最後一組在興建時沒有預留通風櫥位置的全連環型校舍 |
新建 | |||
柏立基教育學院(分校) |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 上層 | 特別設計,特別室大樓面向禮堂的窗戶僅設4扇,而非標準的6扇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全港最後一組在興建時沒有預留通風櫥位置的全連環型校舍 1994年9月1日併入香港教育學院 1997年遷往大埔永久校園 | ||||||
合計︰11組(22座)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 | 學校名稱 | 落成年份 | 現時用途 (如適用) |
備註 | 首次編配性質 | 承建商 | 興建機構 |
---|---|---|---|---|---|---|---|---|---|
觀塘區 | 順天邨 | 1 | 寧波第二中學 | 1987[32] | 九龍區唯一一所同款校舍 | 新建 | 堅成建築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荃灣區 | (不適用) | 1 |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 1982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建築署 | |||
聖公會李炳中學 | 1984 | 興建時涉及偷工減料,需安裝鋼架加固 第一批於5樓實驗室設有入牆通風櫥位置的連環型校舍,此後興建的均有此配置 |
盛興建築 | ||||||
石圍角邨 | 1 | 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 1982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葵青區 | (不適用) | 1 |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 | 1984[33] | 第一批於5樓實驗室設有入牆通風櫃位置的連環型校舍,此後興建的均有此配置 | 建築署 | |||
迦密愛禮信中學 | 1983[34] | Maylon Construction | |||||||
祖堯邨 | 1 |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 1979[35] | 全港首座採用方形對流窗的連環式校舍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特別設計,籃球場位於地庫4樓,而後梯亦相應延長 |
|||||
長康邨 | 2 |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 1984 | 創校時名為「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 | 有成建築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 1985[36] | 全港最後一座興建時沒有預留通風櫥位置的連環型校舍 | 安利(蕭氏)建築 | ||||||
長安邨 | 1 | 皇仁舊生會中學 | 1987[37] | 比長安邨首批樓宇早四個月入伙 | 新昌營造 | ||||
青衣邨 | 1 | 明愛聖若瑟中學 | 1989 | 遷校[38] | 現代建設 | ||||
屯門區 | (不適用) | 1 |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 | 1985 | 曾兼辦小學至1991年為止[39] 5樓實驗室入牆通風櫥正式納入基本設計,此後興建的均有此配置 |
新建 | Chiu Fung Construction | 建築署 | |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 | 1987[40] | 因贊助人永南食品創辦人周文軒太平紳士拒絕冠名,而改以「第二中學」命名 | 合利建築 | ||||||
建生邨 | 1 | 屯門天主教中學 | 1988[41] | 比建生邨首批樓宇早一年入伙 | 有利建築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兆康苑 | 1 | 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 1982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
山景邨 | 2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42] | 1987 | 全興工程 | |||||
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43] | 1988至89年度新會商會中學在此開課 | 青木建設 | |||||||
良景邨 | 1 | 新會商會中學 | 1990[44] | 原訂編配予青年會書院,但因該校反對而作罷 由於承建商延遲交付,延至1990年1月入伙 全港倒數第三座半連環型校舍 |
天順有限公司 | ||||
田景邨 | 1 | 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 | 1989 | 因小學學額需求大增而充當小學校舍分配 1989年上學期新會商會中學在此上課 |
順成建築 | ||||
兆禧苑 | 1 |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 | 1987[45] | 因小學學額需求大增而充當小學校舍分配 | 華生建築 | 不詳 | |||
(不適用) | 1 | 釋慧文中學 | 1989 |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46] | 原為「荃灣佛教中學」,2017年被明令殺校 5樓實驗室通風櫃位置在改裝為小學時被拆除,以擴大窗戶 |
遷校 | 有利建築 | 建築署 | |
元朗區 | 1 | 元朗公立中學 | 宏宗建築 | ||||||
北區 | 祥華邨 | 1 |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 1984[47]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新建 | 均利建築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不適用) | 1 | 聖公會陳融中學 | 1989 | 有利建築 | 建築署 | ||||
大埔區 | 大元邨 | 1 |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 1983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遷校[48]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富善邨 | 1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 | 1988[49] | 新建 | 德材建築 | ||||
(不適用) | 1 |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 | 1989 | 申請遷校時名為「佛教慈航中學」,後改名為「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2009年佛教大光中學併入此校 |
遷校 | 有利建築 | 建築署 | ||
富亨邨 | 1 |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 | 1990[50] | 申請遷校時名為「香港紅卍字會柴灣卍慈中學」 全港倒數第二座半連環型校舍,於1990年7月從承建商交付 |
瑞安建業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沙田區 | 愉田苑 | 1 |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 | 1983 | 並無預留入牆通風櫃 | 新建 | 鴻運建築 | ||
秦石邨 | 1 |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 1988[51] | 承建商延遲交樓,至1988年7月才移交校方 | 偉業建築 | ||||
嘉田苑 | 1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 1988[52] | 遷校 | 德信建築 | ||||
(不適用) | 1 |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53] | 1989 | 預計2029年遷往日出康城 | 福利建築 | 建築署 | |||
耀安邨 | 1 | 育才中學(沙田) | 匯縱專業發展中心(馬鞍山) | 2009年被明令殺校 | 有利建築 (原為祥記建築)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恆安邨 | 2 | 潮州會館中學 | 1987[54] | 申請遷校時名為「香港潮商學校中學部」 | 瑞安建業 | ||||
青年會書院 | 1990[55] | 全港最後一座半連環型校舍,1990年8月才交付 | 福利建築 | 建築署 | |||||
西貢區 | (不適用) | 1 | 將軍澳官立中學 | 1988[56] | 申請遷校時名為「堅尼地城官立中學」 | 劍虹建築工程 | |||
寶林邨 | 1 | 迦密主恩中學 | 1987[57] | 比寶林邨首批樓宇早半年入伙,由於創校首年絕大部分學生都居於港島東或九龍東,九巴也為此開辦93A線 | 新建 | 全興工程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合計︰37座 |
全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以組為單位) | 學校名稱 | 落成年份 | 現時用途 (如適用) |
禮堂位置 | 備註 | 首次編配性質 | 承建商 |
---|---|---|---|---|---|---|---|---|---|
屯門區 | 湖景邨 | 1 |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58] | 1987 | 上層 | 新建 | 順成建築 |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 下層 | ||||||||
(不適用) | 1 | 南屯門官立中學 | 1989 | 下層 | 申請遷校時名為「余道生官立中學」 由於承建商延遲交付,延至1989年7月才獲發入伙紙,遷校首年於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開課 |
遷校 | 不詳 | ||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59] | 上層 | 1989年8月獲發入伙紙,之前借用屯門天主教中學校舍一年 | |||||||
1 |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60] | 1990 | 上層 | 倒數第二組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全連環型校舍[61] | 中國水利電力 | ||||
基督教四方福音會深培中學 | 下層 | 申請遷校時名為「深培英文中學」 倒數第二組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全連環型校舍[61] | |||||||
元朗區 | 1 | 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 | 1984 | 上層 | 全港第一組採用方窗設計及預留通風櫥位置的全連環型校舍,此校成為全連環型校舍設計標準 | 新建 | 有成建築 | ||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 下層 | ||||||||
朗屏邨 | 1 |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 1987 | 上層 | 中國建築 | ||||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 下層 | ||||||||
天耀邨 | 1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 1993 | 上層 | 全港最後一組連環型校舍[62] | 遷校 | |||
天水圍官立中學 | 下層 | 申請遷校時名為「天光道官立中學」 全港最後一組連環型校舍 | |||||||
沙田區 | 美林邨 | 1 | 樂道中學[63] | 1989 | 下層 | 申請遷校時名為「樂道英文中學」 | 福利建築 | ||
崇蘭中學 | 宣道會陳元喜小學 | 上層 | 2012年被明令殺校 曾於2014-18年間用作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臨時校舍,該校最終停辦 | ||||||
博康邨 | 1 | 基督書院[64] | 1990 | 上層 | 最後一組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全連環型校舍[65] | 宏勝建築 | |||
港九潮州公會馬松深中學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禾輋信義學校(未動工改裝)[30] | 下層 | 最後一組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全連環型校舍[65] 2014年被明令殺校 曾為港島中學臨時校舍 |
新建 | |||||
(不適用) | 1 | 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 1985 | 下層 | 禮堂採用嵌牆式抽氣扇 | 均利建築 | |||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 上層 | ||||||||
合計︰9組(18座) |
鄉村版本半連環型校舍
已規劃但沒有興建的連環型校舍
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 | 校舍類型 | 備註 | 現址用途 |
---|---|---|---|---|---|
東區 | 杏花邨 | 2(一組) | 全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用地西半部於1990年改為臨時停車場,其後整幅用地被劃離杏花邨地界及交還政府 東半部改為興建1998年版第二代靈活式校舍 |
臨時停車場、杏花邨休憩處、嶺南中學 |
翠灣邨 | 2[68]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改為興建第一及第二代靈活式校舍 |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 | |
興東邨 | 1[69] | 東欣苑 歡欣閣 | |||
南區 | 利東邨 | 3(其中兩座為一組)[70] | 全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改為興建第一代靈活式校舍 |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
半連環型 | 香港真光書院 | ||||
黃大仙區 | 竹園北邨 | 1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曾就建築工程招標,最後腰斬 | 鵬程苑 |
鳳德邨 | 2[71] | 中學學額需求下降,因此其中一座改為興建1988年版小學靈活式校舍,另一座改建居屋 |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鳳禮苑 | ||
天馬苑 | 2(一組)[72] | 全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改為興建居屋 | 天宏苑 | |
九龍城區 | 黃埔花園 | 2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小學學額需求大增,因此改為興建全港首批1995年版小學靈活式校舍,而用地業權於1996年被政府收回 | 黃埔宣道小學 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 |
觀塘區 | 廣田邨 | 1[73]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同一屋邨) 巴士總站 | |
葵青區 | 長青邨 | 1 | 半連環型(扁對流窗設計) | 曾與同邨另一座校舍建築工程一同招標,最後只建成了另一座 | (同一屋邨) 邨路及休憩用地 |
長安邨 | 1[70]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後來位置與閩僑第二小學校舍交換 交換後曾用作臨時房屋區,後改為興建私人參建居屋,惟因居屋第23期乙停售而改作公屋 |
青逸軒 | |
沙田區 | 隆亨邨 | 2(一組) | 全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改為興建全港首批靈活式校舍 |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 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 |
顯徑邨 | 2(一組) | 嘉徑苑 | |||
大埔區 | 太和邨 | 2(一組)[74] | 曾改為臨時房屋區,後改作興建兩座第二代靈活式校舍,且被劃離邨界 | 迦密聖道中學 大埔官立小學 | |
北區 | 天平邨 | 2(一組)[72] | 改為興建兩座Y4型大廈 | (同一屋邨) 天朗樓 安盛苑 | |
西貢區 | 翠林邨 | 1[75] | 半連環型(方形對流窗設計) | 改為興建非標準校舍,以重置特殊學校 | 匡智翠林晨崗學校 |
合計︰26座(12座半連環校舍+7組全連環校舍) |
參見
註解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