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道地
Remove ads

道地中国古代的一种地理区划概念,主要应用于中药学[1][2]

概述

道地作为一种药用植物标准化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综合判别标准。中药学相信不同产地具有不同自然生长条件,如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等,能够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是中药材质量可控性和临床疗效稳定的基础与关键[2]。如防风满蒙引种到中国南方后常分枝,且木化程度增高;葛根因产地不同,其葛根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有5到6倍的变化;甘草因产地不同,其甘草酸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有5倍左右的变化[2]。此外,中药学认为道地的生产集中程度、栽培技术、采收、当地加工和贮存等条件亦能影响药材质效。因此,传统中医师常在处方中注明中药材的道地产区[3]

2018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实施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建议在传统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4]

Remove ads

称呼

贞观元年(627年),政府根据自然形势划分行政区划,把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内、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石、剑南、岭南等十,为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5],后世沿用此区域划分方法,只是“道”的数目有所改变[6]。而“道地”的“地”可以指地理、地带、地形和地貌等。在中药学中,药名前经常冠以道地名,用来表示产区,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五味子防风怀地黄[2][7]。但少数药材的药名前所冠的道地名不是原产区,而是进口地或集散地,如广木香原产南亚但从广东进口以及西红花原产中东但从西藏进口[8]。也有说法认为道地取“地道”之意[9]

区划

更多信息 区域划分, 气候 ...

评价

汉朝神农本草经》称“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10]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并列出40多味药材的最佳生境[11]

唐朝药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称“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12]

唐朝孔志约在《新修本草》中称“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13]

明朝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性从地变,质与物迁”[14]

明朝陈策在《本草蒙荃》中称“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15],“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华阴细辛,银夏柴胡,甘肃枸杞,茅山玄胡索、苍术,怀庆干山药、地黄,歙白术,绵黄芪,上党参,交趾桂,每擅名因地,故以地冠名。地胜药灵,视斯益信”[16]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